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插绿杨檐外去,晚携黄胖杖头归。
富者几家贫者众,年年渐见赏人稀。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乡村景象。首句"早插绿杨檐外去",生动地展现了农人在清晨忙碌地插种杨柳的情景,可能是在屋檐下进行,寓意着春耕的开始和生活的循环。"晚携黄胖杖头归"则描绘了傍晚时分,人们扛着工具回家的场景,"黄胖"可能是农具的一种,杖头归来,显示出一天劳作的疲惫。
接下来两句"富者几家贫者众,年年渐见赏人稀"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指出尽管一年四季都在劳作,但贫富不均的现象依然明显,富人少而穷人多,赏花赏景的人也越来越少,暗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了宋代农村的社会现实,寓含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不详
步步溪山胜,桥亭建剑风。
土宜辞荔子,村坞尽油桐。
南店炊初滑,西舟石渐穷。
岂知旬日外,便访去时踪。
行旅名虽恶,游山兴亦深。
酒无官榷价,松有道傍阴。
鹅鸭溪溪浴,蜩蝉树树吟。
逍遥俦侣怪,骂我失常心。
临溪行尽却穿山,山尽依然出水间。
崇下不贪归去近,最怜山水要环看。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
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
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
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
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
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
我老不可待,权舆已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