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其二)

小圃今何似,还成步步瑶。

兴如行灞岸,愁似泊枫桥。

饥啅鸟啼柳,迷寻鹿覆蕉。

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小圃雪后景色的怀念与想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小圃的静谧与美丽。

首句“小圃今何似”,以疑问开篇,引出对小圃现状的思考。接着,“还成步步瑶”一句,将小圃比作层层叠叠的瑶台,形象地描绘出雪覆盖下的小圃宛如仙境般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色彩。

“兴如行灞岸,愁似泊枫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内心的愉悦与忧愁与历史上的两个地点——灞岸和枫桥相联系,灞岸之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欢乐时光,而泊枫桥则可能寓指内心的忧愁与孤独,通过对比,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饥啅鸟啼柳,迷寻鹿覆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饥饿的鸟儿在柳枝间啼叫,寻找食物;迷失的小鹿在茂密的芭蕉叶下寻找方向。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预示着连续的降雪使得小径深埋于积雪之中,几乎看不见人迹。这既是对雪后小圃环境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对小圃的思念之情如同连日的雪,深深埋藏在心中,难以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小圃雪后美景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其三)

小圃今何有,犹闻白雪歌。

未论金作谷,聊诧玉为柯。

问字人来少,窥檐鸟下多。

雪中吾欲去,兴尽奈渠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铜垆

陶鼎轻明怯远行,竹垆体制尚彭觥。

江南新样今如此,厨下馋童作么生。

鼎涌翠涛知火候,几消红雪沸汤鲭。

弥明正自多言语,好在刘侯莫浪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郊祀斋居次韵倪冢宰

幸接天曹玉笋班,南郊祼献复追攀。

清谈得奉斋三日,道院平分屋半间。

残雪土膏春意透,夕阳庭树鸟飞还。

玉盘试手青丝菜,又为东风一破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庆成宴二首(其一)

万舞葳蕤远缀班,天魔十八杳难攀。

声腾夷夏驩呼里,气合君臣际会间。

袍染垆烟当扆拜,帽欹墀日戴花还。

年来自愧阶频进,坐捧瑶觞却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