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春梦薄于酒,一醉已千秋。

为花起舞回雪,花下玉尊愁。

却笑髯仙多事,赢得人间香火,歌咏又苏州。

旧会几人在,残槁落沧洲。弄腰篴,怀蜀客,被紫裘。

十年墨泪,题处双塔白云留。

欲唱大江东去,又恐琵琶拨断,风月不分忧。

待把寒梅荐,长啸上西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展现出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开篇“春梦薄于酒,一醉已千秋”,以春梦轻薄如酒,一醉即千年,描绘出梦境与现实的虚幻与短暂,暗示人生如梦,转瞬即逝。接着“为花起舞回雪,花下玉尊愁”两句,通过花前起舞、月下饮酒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忧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却笑髯仙多事,赢得人间香火,歌咏又苏州”三句,以笑谑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既不完全认同也不完全否定,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世间之事。接下来“旧会几人在,残槁落沧洲”两句,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形象地描绘出岁月无情、人事沧桑的景象。

“弄腰篴,怀蜀客,被紫裘”三句,通过描述诗人手持腰篴(古代乐器)、怀念蜀地友人、身着紫裘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和过往的回忆,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最后,“十年墨泪,题处双塔白云留”两句,以十年间积累的泪水,以及在双塔边留下的白云,象征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欲唱大江东去,又恐琵琶拨断,风月不分忧”三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歌唱壮志豪情,却又担心琵琶弹断,无法表达心中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最后,“待把寒梅荐,长啸上西楼”两句,以期待在寒冷的梅花前献祭,以及在西楼上长啸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梦境、自然、历史、友情等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折红梅

记西楼筝雁,曾迎素手,珠槃花乱。

甚东风、不管世情,红罗映雪先绽。吹香枕畔。

凉玉浸、宫黄妆浅。

那回睡里、谁斗轻盈,奈鸾帕重题,泪粉相间。

华年美眷。说仙处无双,画图传看。

殷勤把、一枝问讯,江南板桥红遍。

安排鸳桨,寻梦度、五湖春远。

怎便付与、雨洗烟梳,待流霞双举,见花须劝。

形式: 词牌: 折红梅

暗香.余昔和石帚暗香疏影二曲为感西湖之别也,今冷红阁子落成经年,不可无词以报春,再赋梅枝,切情惆怅

画春一色。更绕阑唤起,东风双篴。

漫下玉阶,不惜高枝为谁折。

长记西楼别宴,题红处、都成愁笔。

算此际、索笑重逢,花下月同席。南国。往事寂。

叹梦老石湖,乱雪香积。翠禽暗泣。

曾见盈盈正长忆。

休倚横桥十四,低唱遍、烟波空碧。

似旧曲、人好在,最难再得。

形式: 词牌: 暗香

疏影.探梅西碛,夜泊虎山桥,烟月空寒,花香积水,续赓此曲,侍儿以铁铜箫和之

横阑倚玉。爱汎春一舸,来伴花宿。

梦熟湖山,红袖相携,题名暗刻新竹。

东风尽日香吹鬓,漫问讯、枝南枝北。

仗翠眉、解惜年芳,不似旧游凄独。

还见冰娥照泪,夜明满地水,吟弄寒绿。

直把金尊,浇遍珍丛,怎抵衣香连屋。

步虚自向瑶台近,更按彻、紫箫清曲。

趁睡妆、露粉重研,写入小蛮笺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减字木兰花.石壁精舍还虎山桥舟中作

琅玕十二。刻遍小名红閒翠。寄语春知。

为惜年年长笋枝。细香妆面。临水隔花时一见。

却羡山花。得近钗鬟贴脸霞。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