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秋江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

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

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

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万里一飞篷",以一个飘逸的意象开始,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吟老丹枫"则是对古人吟咏之情的回味,或许诗人自己也站在长河历史的岸边,对着古树吟诵着某种哲理或情怀。

下句"潮生潮落海门东",通过潮汐的起伏,勾勒出江水与大海相连之境。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流转的感慨。"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中,几只海鸥在沙滩上嬉戏,月亮静默地悬挂于天际,诗人似乎在寻找与之共享这份宁静心境的人。

接着"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单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愿望。这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即通过观察自然来净化内心,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最后两句"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中,渔人歌声随着荻花飘香的风而断续,这种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隐约的歌声和自然界交织出的旋律。而"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的心态如同江水一般自由自在地流淌,不与世间的喧嚣相争,而那悠扬的长笛声,与清冷的秋霜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

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

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闲把花枝试拣。

笑盈盈,和香待剪。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

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

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才过风柔夜暖。

渐迤逦、芳程递趱。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隔窗闻歌

闲苑深迷,趁香随粉都行遍。

隔窗花气暖扶春,只许莺莺占。烛焰晴烘醉脸。

想东邻、偷窥笑眼。欲寻无处,暗掐新声,银屏斜掩。

一片云闲,那知顾曲周郎怨。

看花犹自未分明,毕竟何时见。已信仙缘较浅。

谩凝思、风帘倒卷。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答邵素心

隔水呼舟,采香何处追游好。

一年春事二分花,犹有花多少。容易繁华过了。

趁园林、飞红未扫。旧酲新醉,几日不来,绿阴芳草。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真珠帘.梨花

绿房几夜迎清晓,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

惆怅一枝寒,记东阑闲倚。

近日花边无旧雨,便寂寞、何曾吹泪。烛外。

谩羞得红妆,而今犹睡。

琪树皎立风前,万尘空、独挹飘然清气。

雅淡不成娇,拥玲珑春意。

落寞云深诗梦浅,但一似、唐昌宫里。元是。

是分明错认,当时玉蕊。

形式: 词牌: 真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