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徐勃的《道场山拜孙太初墓》描绘了对先贤孙太初的敬仰与凭吊之情。首句“三尺孤坟土欲倾”,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墓地的荒凉,暗示墓主已逝去多年,坟茔无人照拂。次句“却因辞赋拜先生”,表达了诗人因欣赏孙太初的文学才华而前来祭拜。
“白杨夜雨墓门冷”渲染了墓地的凄清氛围,夜晚的冷雨更显孤独,而“青草暮云山路平”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示出诗人沿着山路默默前行的情境,寓含对先人的深深怀念。
“半碣旧曾题岁月”,意指墓碑上的字迹模糊,见证了时光的流逝,“一杯谁复奠清明”则表达了清明时节,诗人独自凭吊,无人共祭的寂寥。最后两句“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借石马的形象和无人识其姓名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孙太初生前的寂寥以及后人对其事迹的陌生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孙太初墓地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