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

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

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

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

形式: 排律

翻译

从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直到如今变成一个老翁。
随着年龄的增长,喜好不断变化,但忙碌的生活始终如一。
曾经玩沙筑成佛塔,也曾敲击美玉去朝见王宫。
这些都如同儿时的游戏,转瞬即逝,空无所有。
追求物质并非究竟真理,无所执着才是佛法的真谛。
即使勤奋修行,若心中仍有执念,仍不算真正解脱。

注释

騃童:天真无知的小孩。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
所好:喜欢的事物。
年异:年岁的变化。
为忙:为了生活忙碌。
弄沙成佛塔:儿童游戏,堆沙成佛像。
锵玉:敲击美玉,这里指朝见时的礼仪。
王宫:皇宫。
儿戏:儿童的游戏,比喻不重要的事情。
色空:佛教术语,指一切物质现象都是空幻的。
有营:有所追求,忙碌营生。
了义:佛教术语,指完全理解佛法的深义。
无著:无所执着,放下一切。
真宗:真正的教义或宗旨。
勤修道:努力修行。
妄中:在妄想或执着之中。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开篇“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两句,以时间的流逝来映射生命的各个阶段,从孩童到老年,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喜好和忙碌。这些喜好和忙碌看似重要,但其实都是过眼云烟。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追求永恒或者达到某种目的所做出的努力,就像孩子堆沙子做佛塔,或者工匠雕琢玉石去贡献给皇宫一样。这些行为在表面上看似庄重和重要,但在诗人眼里,它们也是短暂且无意义的。

“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一句,直接点出了前述所有努力和追求都像是孩子的游戏,一转眼间便化为乌有。这里的“色空”暗示了一种佛教的概念,即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

最后两句,“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学中的“无为”和“无住”的理解。在这里,“有营非了义”意味着有所追求并不符合禅的真谛;“无著是真宗”则强调真正的道理是不执着于任何形式或目标的。即便是修行者,也可能陷入对“道”的执着之中,仍旧是在妄想和错乱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虚空、世俗与禅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而且以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引领读者去思考生命的真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感逝寄远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

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

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

形式: 古风

感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

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如霜。

渐觉花前成老丑,何曾酒后更颠狂。

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鹤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鸟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