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

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

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

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

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

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

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

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

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

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

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

诸生谁速肖,稚也愧门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为明代罗洪先所作《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诗人以深情厚谊,描绘了与友人曾君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子孟逵仲声赴试的殷切期望。

首句“曾君客余舍”,点明了曾君作为客人来访,与诗人相交甚笃。接着“心迹两相忘”一句,表达了两人之间超越了世俗的深厚友谊,心灵相通,彼此忘却了身份和地位的区别。

“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描绘了曾君在诗人家中停留了多年,两人相处融洽,不忍分别的情景。接下来“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则预示了曾君即将离开,前往参加大比之年的考试,诗人再次为他赋诗送行。

“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曾君年华已逝的关切。以下几句“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赞美了曾君才华横溢,如同初冠少年般出众,其作品如鸣镳般在艺术场上独领风骚。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曾君的才华与成就。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暗示曾君的才华如同桃李一般正值盛期,而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则如同松筠,即使在晚年也能更加坚强。这不仅是对曾君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进一步描绘了曾君的气质与才华,琴音古朴淡雅,剑气凛然,既有文人的高洁,又有武者的刚毅。这不仅体现了曾君多才多艺,更展现了其人格魅力。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提到宋代文学家,将曾君与这些历史上的大家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曾君才华的高度认可。同时,“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则表明曾君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与他人共同进步。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运用比喻,形容曾君在学术道路上审慎前行,如同雄鹰展翅飞翔,展现出其在学术探索中的决心与勇气。

“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体现了家族间的谦让与尊重,同时也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最后,“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描绘了曾君离别时的场景,宾朋满座,声乐繁盛,邮路上留下了他的名字,香气四溢,象征着曾君的离别虽有遗憾,但他的名声与才华将永远被人铭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寄托了对曾君赴试的祝福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学术精神的佳作。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赠刘敬庭会试

豺虎剧乡郡,自夏徂杪秋。

戈矛入疆场,旌㫋满道周。

因穷弭寇术,颇悟理人谋。

时危急真才,武偃资良犹。

夫君比干将,藏器岁月悠。

拂拭向风尘,光彩不可留。

将戒万里途,结束趋皇州。

天子开明堂,众宝行见收。

治安策多士,谠论应有酬。

知已感奇遇,至人贵先忧。

兹道岂不明,望望在好修。

言念金兰契,夙昔云水俦。

一别宁遽合,切磋怀日休。

四海伫音徽,奚独掩时流。

负疴怜倚户,重晤问纾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重阳

羲轮无滞轨,商飙入修林。

密茜易疏薄,澄水明遥岑。

是时秋菊繁,迟迟独何心。

有如真烈士,不受时物侵。

缅怀东篱人,有酒不同斟。

南山空在目,飞鸟来夕阴。

人生抱夙契,千载成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空斋

空斋掩春雨,块然忘朝昏。

四邻群响绝,林鸟时一喧。

夕灯始烛闇,四壁辞蒸烦。

蘧蘧景如梦,绵绵息仅存。

适悟岂玄旨,大易多名言。

出位艮所戒,闭关复以敦。

六二介石固,知几道弥尊。

井迁常居所,雷颐潜厚坤。

先天物莫违,密藏乃其根。

不赖鲁叟笔,此义何由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称拙

我从盛年来,常忧行及老。

取友历险难,所志在闻道。

一日复一日,如饥望得饱。

外为名所驱,内苦意不了。

蹉跎五十馀,坐令颜色槁。

齿发日变衰,智虑始欲扫。

回首忆盛年,空负筋力好。

偃形向岩扉,束书置穷讨。

冥心闻斗蚁,纵目对飞鸟。

身安忘卑高,分足任多少。

聊称拙者心,得此悔不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