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庭秋色高堂夜,半壁灯光短幌凉。
都是去年秋气味,谁知飘泊古淮阳。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歌。开篇“一庭秋色高堂夜,半壁灯光短幌凉”两句,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秋意浓重,一室之内,高堂上空气清冷,而墙壁上的灯火却投下了温暖的光辉,但这一切都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凄凉。接着,“都是去年秋气味”一句,则点明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留恋,那些已经过去的日子,如今只能在心头回味。而“谁知飘泊古淮阳”则表达了诗人当前的漂泊无依,远离家乡,身处古淮阳城下,却又充满了未知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愁,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是一首传达乡愁之作。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一辞螭陛走天涯,客路悠悠老岁华。
住久不知身是客,自来堂下采黄花。
朝寒卯饮已战胜,煮饼一瓯充午饥。
便是衰翁一日了,夜炉茗果亦随宜。
白发人惊老阿童,横江聊借半帆风。
却嗟缚得穷孙皓,未似高歌醉闭篷。
溶漾澄明彻底清,鸬鹚惯客不相惊。
却疑洛水新霜后,八节滩津石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