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道争知却是迷。
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一,主要通过历史人物荀彧和曹操、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对乱世中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智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误解的反思。
首句“乱离拣得一枝栖”,描绘了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荀彧这样的贤才如同飘摇中的鸟儿,勉强找到一个暂时的安身之处。这里的“乱离”象征着战乱和变迁,“一枝栖”则暗指苟且偷生的境况。
次句“得道争知却是迷”,进一步揭示了即使荀彧自认为找到了“道”,即他的智慧和忠诚,但在那个复杂的历史环境中,他是否真的被理解或认同,却成了疑问。这里的“却是迷”表达了对荀彧命运的无奈和对人心难测的感叹。
最后两句“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以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为例,假设他们在不同的时代相遇,如果曹操晚年能遇到诸葛亮这样的智囊,可能会改变历史的走向,使得曹操能够像汉朝的征西将军一样有所作为。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假设,实际上他们并未交汇,这也暗示了荀彧的悲剧性结局——尽管他有才,但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寓言般地揭示了乱世英雄的孤独与迷茫,以及智者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悲哀。
不详
谁作留侯帷幄中,杀贤可独罪曹公。
拂衣慷慨无文举,添得杨彪伴孔融。
渭南营里夜眠迟,汉寿屯中醉里棋。
亡蜀似缘才太给,不关越次用陈祇。
木牛流汗上青天,汉火明知不可然。
谁识连峰攒剑戟,正虞天啬孔明年。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