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咏

鲁连誓蹈海,夷齐甘采薇。

秦王不得帝,周武见终非。

轻死议万乘,强哉三布衣。

凡人欺贫贱,贫贱岂易欺。

形式: 古风

翻译

鲁仲连发誓投身大海,伯夷和叔齐情愿食野菜。
秦王无法称帝,周武王的预言终究应验。
他们轻视生死,讨论对抗大国,三位平民百姓何等英勇。
普通人常欺负贫贱者,但贫贱者岂能轻易受欺。

注释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人物,以智勇双全著称。
夷齐:伯夷和叔齐,商朝末年的两位贤人,因反对周朝而饿死首阳山。
万乘:指大国,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即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
三布衣:指鲁仲连、伯夷和叔齐三人,皆为平民百姓。
欺:欺负,侵犯。
贫贱:贫穷低微的地位。
岂:难道,表示反问。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三贤咏》,出自宋代诗人李觏之手。诗中通过对古代三位贤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品格的赞美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鲁连誓蹈海"指的是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臣子,为了抗击外患,甚至愿意跳入大海,以示决心。"夷齐甘采薇"则讲述了古代圣人夷吾、伯夷于商朝末年饿死首阳山下的故事,他们宁愿挨饿而死,也不食周粟,显示出他们的高洁品行。

"秦王不得帝"直指秦始皇虽统一六国,但终未能达到帝位的理想。"周武见终非"则是说周武王虽然开创了周朝,但他本人的理念并没有完全实现。

"轻死议万乘"表明古人对于生命的重视程度,甚至可以为了国家社稷之事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强哉三布衣"更形象地描绘了古代贤者即便生活简朴,但精神却异常坚韧。

"凡人欺贫贱"批判了世人往往轻视那些贫穷低贱之人,认为他们容易受骗。"贫贱岂易欺"则强调这些表面上的弱势群体,其实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容易被蒙蔽。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圣贤与当时社会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者应得尊重,以及对当世浮华之风的批判。李觏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于真诚、正直品质的推崇。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女色无定美赠卿材

女色无定美,宠至美则多。

士才无定称,用显称巳过。

长安小家子,粲粲秋池荷。

性慧不觉耻,母怜不加诃。

出户一囊麝,见人双眼波。

情动笑难止,语娇音屡讹。

都人口如沸,观者踵相摩。

因缘幸充选,恩泽成偏颇。

少费万金珠,一呼千绮罗。

佯愁惨白日,猛唾倾天河。

东邻有贤女,春绿涵脩蛾。

花艳不裁剪,玉光无切磋。

自小固闻礼,藏头岂知他。

亲戚尚未见,媒官当奈何。

过时谁问访,生世就蹉跎。

岂不有配偶,市里或山阿。

岂不有奉养,舂饎与机梭。

列女不得传,乐府无人歌。

容华日衰落,涕泣坐滂沱。

富贵易脩饰,贫贱多笑呵。

柳下无仲尼,小官终灭磨。

进退在勇决,迟疑两皆蹉。

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

进当取势位,健笔为干戈。

胡然守一节,独自埋随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丐僧

靡靡步康衢,喋喋问流俗。

谁将今日财,愿易来世福。

休论身善恶,佛眼重金玉。

形式: 古风

中春苦雨书怀

春秋书大雨,三日巳为霖。

如何方春时,终月常积阴。

淙空若泉泻,荡地成渊深。

曾无昼夜别,顾恐山岳沈。

疑是天上河,底漏不可禁。

傍无女娲石,欲补难为针。

又疑坎宫水,阳曜所不临。

何等大鬼物,戏把北斗斟。

谁笼三足乌,冷卧空桑林。

勾芒失权柄,羞耻啼盈襟。

枉杀几树花,恣许泥土涔。

或云天有意,欲使诛荒淫。

田谷彼何罪,芽颖当森森。

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黄金。

路绝吊客行,馁我忧巢禽。

风声怒打屋,寒气狞穿衾。

况我出山远,久次兹江浔。

嗟嗟岁月晚,悠悠金玉音。

无聊但诙笑,有得还歌吟。

莫怪旅愁甚,旅人千万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弋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

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栏。

异类偶相合,劲节何能安。

同时尽妖艳,无地容檀栾。

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外貌任春色,中心期岁寒。

正声尚可听,谁是伶伦官。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