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夜围绕着秋山,香气的露水悄然降临。
新桥靠在云坡上,守夜的虫儿在露水中鸣叫。
洛阳的景象已经远离,越地的被子还有谁来暖热。
石头的气息多么凄凉,老草如同短箭般刺骨。

注释

一夕:夜晚。
绕:环绕。
秋:秋天。
香露:带有香气的露水。
溘:忽然。
蒙菉:覆盖着绿色植物。
新桥:新建的桥。
倚:依靠。
云阪:云雾缭绕的山坡。
候虫:守夜的昆虫。
嘶:鸣叫。
露朴:露水中的昆虫。
洛南:洛阳南部。
远:遥远。
越衾:越地的被子。
熟:暖和。
石气:石头的气息。
凄凄:凄凉。
老莎:老草。
短镞:短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入山的景象,诗人以独特的想象力和鲜明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动静之美与个人情感的深浅交织在一起。

“一夕绕山秋”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季节性的背景,秋意浓郁,山色益发沉稳。接着,“香露溘蒙菉”中的“香露”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美好之物,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洁与纯净。而“新桥倚云阪”则描绘了山间一处幽深之地,新桥似乎是通往某个未知世界的入口。

“候虫嘶露朴”中,“候虫”指的是秋天常见的蝉类昆虫,它们的声音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尤为凄厉,增加了一种萧瑟之感。而“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最后,“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中的“石气”形象鲜明,传递出一种冷清而坚硬的感觉。同时,“老莎如短镞”的比喻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茫。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上云乐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天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

断烟素,缝衣缕,八月一日君前舞。

形式: 古风

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形式: 古风

五粒小松歌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厓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形式: 古风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