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家住在横塘大堤,红纱衣衫散发桂花香。
青云发髻在头上扎起,明月耳饰在两边挂上。
莲风轻轻吹来,江畔一派春光。我站在大堤之上,挽留一心北去的情郎。
郎君啊,你我同食鲤鱼尾,同食猩猩唇。
不要思乡远想襄阳道,江面的归帆很少很少。
今日恰似菖蒲开花,明朝枫树易老红颜易凋。

注释

妾:古时女子的谦称。
横塘:地名,靠近大堤。
一说横塘是指建业淮水(今南京秦淮河)南岸的一个堤塘。
红纱:红纱衣。
绾:把头发盘绕起来打成结。
青云:喻黑发,髻如青云。
髻:发髻。
明月:即“明月之珠”的省称。
珰:耳饰。
穿耳施珠为珰,即今之耳环。
莲风:此指春风。
北人:意欲北归之人,指诗中少女的情人。
鲤鱼尾、猩猩唇:皆美味,喻指幸福欢乐的生活。
襄阳道:北归水道必经之路。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
绿浦,这里指水上。
菖蒲:植物名。
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
枫树老:枫树变老,形状丑怪。
这里表示年老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开篇“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通过对家庭居所的描述,传递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则是对女性装饰打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情趣。

诗人通过“莲风起,江畔春”捕捉到了初夏时节荷花盛开的景象,而“大堤上,留北人”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怀念之情。"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夫妻间的亲昵与日常生活的温馨。

最后,“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表达了对远方行者的一种不舍和对旅人的祝愿。而“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则是对时光流逝、物变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常之感。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五粒小松歌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厓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形式: 古风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形式: 古风

公无出门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㺄吐嚵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形式: 古风

公莫舞歌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

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镮。

汉王今日颁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