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梧数日邻舟闺秀孙琼玉紫微投诗索和依韵答之

惊湍奔箭急颓龄,京洛名门有典型。

从古仙娥临下界,天教萧史配娉婷。

三更戍鼓排严帐,咫尺波涛隔桂舲。

一点灵光试卷里,绣针挑起化飞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泊舟时的静谧与动态之美。诗人以“惊湍奔箭急颓龄”开篇,巧妙地将水流的湍急比作箭矢的疾速,同时暗喻时光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岁月不待人的氛围。接着,“京洛名门有典型”,则点明了泊舟之地的尊贵与历史底蕴,暗示着这里曾是名门望族聚集之处,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故事。

“从古仙娥临下界,天教萧史配娉婷”两句,运用神话传说,将仙人与凡人相配的浪漫故事融入其中,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寓意着美好姻缘与理想爱情的追求。接下来,“三更戍鼓排严帐,咫尺波涛隔桂舲”描绘了夜晚泊舟时的景象,鼓声与波涛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紧张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最后,“一点灵光试卷里,绣针挑起化飞星”以“灵光”、“绣针”、“飞星”为意象,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与具体的动作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这里的“灵光”可能象征着智慧或灵感,而“绣针挑起化飞星”则可能是对某种瞬间灵感或情感爆发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乃至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与独特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爱情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去梧州作(其一)

传呼鹦鹉叩琵琶,载得佳人过若耶。

地近绿珠犹有井,天怜红玉不知家。

锦波洗尽含泥玉,宝帐迎归薄命花。

一舸暂分三日路,隔滩原不算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去梧州作(其二)

感时清泪落筝琶,消尽英华抚莫耶。

中寿百年能几醉,芳春三月尚辞家。

翠鬟夹路迎桃叶,红粉下帘开柳花。

不是豪情赋团扇,欲凭惆怅遣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入阳朔后万峰如束笋刺天水清如镜鹅卵石红紫殊杂夕阳西下舟行金光黛色中迥非尘景岸多金沙女子淘者甚众

万峰束笋破青冥,上尽丹梯倒建瓴。

玉虎转轳牵栈石,铁犀悬缆度空舲。

东风细雨过寒食,春水新波涨驿亭。

画岭画溪兼画舫,更铺金屑映芳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阳朔舟中寄刘谷怀

武慎勋名照百蛮,我来访古悼河山。

桓文霸业埋芳草,景武功臣继将坛。

纵酒须教三日醉,尝羹先遣两姑欢。

雍门古调无人识,不遇钟期莫便弹。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