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樵观予苦疮鄙句遂自赋眉遭二韵各二首因次其韵为戏(其二)

吾衰端不为蛾眉,不假霜铅补漏卮。

无恙感君频寄语,不龟愧我未逢医。

命穷渐退星临木,书误无凭病发梨。

康济自身犹未辨,敢将苏息问民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方一夔在宋末元初时期的作品,名为《王古樵观予苦疮鄙句遂自赋眉遭二韵各二首因次其韵为戏(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身体不适和生活困境时的自我反思与幽默态度。

首联“吾衰端不为蛾眉,不假霜铅补漏卮”以“蛾眉”比喻女子之美貌,诗人自谦自己已老,不再追求外在的美丽,也不借助化妆来掩饰衰老的痕迹。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老去的坦然接受,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颔联“无恙感君频寄语,不龟愧我未逢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虽然自己身体无大碍,但朋友的关心和问候让他感到温暖。同时,诗人也自嘲自己未能及时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暗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可能有所疏忽或无力应对。

颈联“命穷渐退星临木,书误无凭病发梨”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困境。这里的“星临木”可能象征着命运的安排,而“书误无凭”则暗示了知识或经验的局限性,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知识有限性的认识。

尾联“康济自身犹未辨,敢将苏息问民痍”则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尽管个人的健康和生活状况尚待解决,但他仍然关心民众的疾苦,表达了诗人超越个人困境,关注社会大众福祉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生活困境以及社会责任的反思,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面对逆境时的豁达与幽默。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古樵观予苦疮鄙句遂自赋眉遭二韵各二首因次其韵为戏(其三)

无端痁疥适相遭,空苦无成似嚼螯。

瘢疻着身犹刻画,垢腥满爪费爬搔。

行吟谩想歌愁绝,坐食空惭饱老饕。

偶见新诗还技痒,寒窗细字认牛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王古樵观予苦疮鄙句遂自赋眉遭二韵各二首因次其韵为戏(其四)

命灾况复与穷遭,真似蟛蜞缚两螯。

鳞甲棱棱便净浴,发须种种快频搔。

瓮头轑酒何妨醉,松下餐肪不厌饕。

快写田家剜肉句,夜阑秃尽管城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田家(其一)

近来不复应差科,生计无成奈老何。

漆种十年虽恨晚,牛生百犊未嫌多。

春耕着我扶犁手,社饮还渠击壤歌。

闻道溪头新长水,偷閒试着旧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田家(其二)

数间茅屋占林塘,二顷田园幸未荒。

蒿叶正长蚕卧起,莺声渐老麦青黄。

壁间龙骨流泉活,筐载豚蹄白酒香。

春事年年閒过去,欲将拥肿问庚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