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
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庭院中的竹子景象。在这里,诗人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不变的哲思。
"月笼翠叶秋承露" 一句,表达了夜幕降临时,明亮的月光如同一层网笼,轻轻地笼罩在竹叶上,而那些翠绿的竹叶则在深秋之际接受着露水的滋润。这不仅描绘出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感。
"风亚繁梢暝扫烟" 一句,通过“风亚”表达了微风轻拂的意境,而“繁梢”则形容竹枝的茂密。“暝扫烟”则是对暮色中竹影婆娑、如同烟雾缭绕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景象,捕捉了秋风中的动态美和深邃意境。
"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这里的“雪霜”指的是冬天的雪花和白霜,而“终不变”则表达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虽然经历四季更迭,但其本质却始终如一。“永留寒色在庭前”则是说诗人希望那份清冷而又坚定之美,能够长久地保留在自己的庭院里。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恒久不变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
不详
无客不言云外见,为文长遣世间知。
一声松径寒吟后,正是前山雪下时。
风急云轻鹤背寒,洞天谁道却归难。
千山万水瀛洲路,何处烟飞是醮坛。
桂冷香闻十里间,殿台浑不似人寰。
日斜回首江头望,一片晴云落后山。
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
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
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
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