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蹇子上兵宪进中丞抚顺天(其二)

初霰霏霏点旆旌,饯君偏作蓟门行。

单于马摄前茅劲,中尉旗开细柳晴。

但是运筹推蹇叔,宁因结袜礼王生。

摩娑倘认燕然石,笑杀曾污汉将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送蹇子上兵宪进中丞抚顺天(其二)》。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边疆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勉励与期待。

首句“初霰霏霏点旆旌”,以初雪纷飞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象征着离别的哀愁。接着,“饯君偏作蓟门行”一句,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点——蓟门,即今北京一带,暗示了边疆的遥远与艰苦。

“单于马摄前茅劲,中尉旗开细柳晴”两句,运用了典故,以“单于”和“中尉”分别指代敌方首领和友人,通过描绘友人率领军队的场景,展现了其英勇与威严,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军事才能的赞扬。

“但是运筹推蹇叔,宁因结袜礼王生”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期待。这里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典故:蹇叔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用于赞扬友人的战略眼光;结袜礼则是古代表示尊敬的方式,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受到的礼遇。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智慧与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最后,“摩挲认燕然石,笑杀曾污汉将名”两句,以燕然山为背景,借用了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建立功勋、名垂青史的祝愿。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超越历史名将的期许,希望他能创造新的辉煌。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太仓周大夫入觐大夫以治行高数被旌荐而催科不及数未得奏考

江左方州礼数崇,一时岩邑尽输公。

阳城任拙催科考,尹铎终高保障功。

别去单车装似叶,朝回五马气如虹。

老夫数沃醇醪饮,今日颜衰敢望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昆山刘令入觐

父老讴歌拥别筵,谁能借寇不朝天。

清心白璧看同莹,治行黄金赐独偏。

叶县仙人凫远日,中牟茂宰雉驯年。

翻嫌刘宠生多事,不遣行囊长一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金泽古寺

花宫一刹耸烟霏,像教虽存法力微。

佛供可周饥鼠食,僧雏时傍倦鸦归。

尚书剩有棠阴榻,丞相留将藻火衣。

却笑东亭痴舍宅,如云甲第许谁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伯玉建精舍于肇林犹子肇元百步外构室署曰东林赋而书之

精蓝法护创何年,仍许东山傍谢玄。

屋拟雁门呼作市,身依莲社好逃禅。

斜阳易得西归境,新月迟窥乍上弦。

从此只应宽酒戒,莫教陶令废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