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青霞讲座石有感

觉山一去浙东游,讲座寥寥对晚愁。

山石不知时节改,台前溪水自东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创作,名为《观青霞讲座石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前往浙东游历时,面对空旷讲座与山石、溪水的景象,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首句“觉山一去浙东游”,开篇点明了诗人行旅的目的地——浙东,以及他离开家乡前往此地的行动。这里的“觉山”可能是指诗人所经过或停留的一座山,隐含着旅途中的某种觉醒或感悟。

次句“讲座寥寥对晚愁”,转而描写诗人面对空旷的讲座(可能是指某个废弃的讲学场所)时的感受。傍晚时分,四周寂静,诗人内心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愁绪。寥寥二字,既描绘了环境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第三句“山石不知时节改”,诗人将注意力转向山石,指出它们不为季节更替所动,仿佛永恒不变。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

最后一句“台前溪水自东流”,诗人将视线移至溪水之上,溪水自东向西流淌,象征着时间的不断前行,生命的无尽循环。这一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人类情感的短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浙东游历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之间所产生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喜新会学沃掌教违众不远四百里来过甘泉归似何明府何如也

时辈纷纷反眼轻,白头谁鼓铁江?。

故人族子知多少,惟有当年尹彦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邑城西郭巷下街屋一间切近汤子新之因卖与之诗以代券

比邻西郭一鸡飞,小栋明诚十步违。

卖与汤郎知有意,藩篱通了即书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一)朱明洞

谩品朱明七洞天,论人论智不论年。

丹青不解传神去,但写崖泉百丈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二)青霞洞

青霞真人乘鹤去,洞口封霞空自青。

又有真人来卜筑,虾蟆峰下说生生。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