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霞真人乘鹤去,洞口封霞空自青。
又有真人来卜筑,虾蟆峰下说生生。
这首诗描绘了青霞洞的神秘与变化,以及新来的真人对这片土地的憧憬与规划。首句“青霞真人乘鹤去,洞口封霞空自青”以浪漫的笔触,描述了青霞真人驾鹤离去后,洞口的霞光依旧,仿佛时间静止,留下一片宁静与空灵。接着,“又有真人来卜筑,虾蟆峰下说生生”则引入了新的生命与希望,新的真人选择在此地建造居所,与虾蟆峰下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谈论着生命的延续与意义。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与转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青霞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充满哲思的艺术氛围。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百丈崖头更问源,珊珊流水铁桥前。
飞云忽被风吹散,万树桃花锦一川。
觉山泽山同爱山,春来不来春又残。
四贤祠宇天华上,司马行窝亦扁颜。
飞空直上飞云顶,踏断铁桥无路还。
公还不还心亦死,纵上无山意未阑。
小石桥居天小脩,藤萝十丈缀悬旒。
玉玉割与蓬莱股,流落于今在海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