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西山先生

天乎不可问,吾道是耶非。

国论成贝锦,台评及布衣。

乾坤岂终否,泉壤再生辉。

遗恨舂陵路,生存不见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天意难以揣测,我的道路是对还是错?
国家的议论纷繁如细密的丝织品,公众评论甚至触及平民百姓。
天地间难道永远是阴暗的吗,或许会有复苏的希望?
遗憾的是,舂陵之路留下无尽的遗憾,我只能活着期盼他的归来。

注释

天:天意。
乎:啊。
不可:难以。
问:揣测。
吾:我。
道:道路。
是耶非:是对还是错。
国论:国家的议论。
成:如。
贝锦:细密的丝织品。
台评:公众评论。
及:甚至。
布衣:平民百姓。
乾坤:天地。
岂:难道。
终否:永远阴暗。
泉壤:大地。
再生辉:复苏的希望。
遗恨:遗憾。
舂陵路:舂陵之路(指历史上的某个地方或人物)。
生存:活着。
见:见到。
归: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雅的作品,名为《挽蔡西山先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人去世的深切怀念和哀伤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可抗拒命运的无奈和哲学思考。

首句“天乎不可问”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消逝、自然规律无法询问的情感,接着“吾道是耶非”则是在探讨个人信仰与价值观是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国论成贝锦,台评及布衣"一句中,“国论成贝锦”暗指国家大事已定,而“台评及布衣”则可能是说官员们在做出评价和决策时,都穿着普通百姓的布衣,这可能是在强调官员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乾坤岂终否,泉壤再生辉"这两句,通过对宇宙万物变化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希望生命能重新获得光彩和活力。"遗恨舂陵路,生存不见归"则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自己作为幸存者无法与逝者重逢的悲哀。

整首诗语言古朴优美,情感真挚,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哲理思考,是一篇充满了个人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吴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清阁

庐山之胜,秀出斗旁。参于衡岳,镇东南方。

民人所瞻,神天攸宅。赍梦之祥,乃兴自昔。

惟天聪明,矜此下民。监求其莫,恐有不闻。

惟神司之,云轺风马。乃诹乃访,周游天下。

不疾不速,不察而明。天何言哉,民无嚬呻。

是为福庭,列圣祗敬。锡羡隤祉,有感斯应。

明明我圣,惟一乃心。不显亦临,敢有弗钦。

宝画金扁,徽称明诏。日月之揭,山川有耀。

邃殿在后,新阁在前。如君当御,而臣仰焉。

时节冠佩,会朝帝所。达民之情,佑我圣主。

民戴我圣,与天无极。天佑我宋,子孙千亿。

民拜稽首,愿垂表经。从臣刻辞,永锡休声。

形式: 四言诗

如归亭

五柳门南派水东,水边亭上兴无穷。

半窗山色来云外,一枕荷香带雨中。

绣被夜歌青翰楫,绿波春飏紫茎风。

尘曹未窃江湖号,携手阑干早晚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折红梅.梅花馆小鬟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

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

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

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

重吟细阅。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别。

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凭谁向说。

三弄处、龙吟休咽。

大家留取,时倚阑干,闻有花堪折,劝君须折。

形式: 词牌: 折红梅

甲寅二月南归过邓尔雅为题水周堂图

欲舣扁舟藏壑去,却从沧海见尘飞。

盈盈一水经秋别,落落斯堂与世违。

鸟兽同群知有托,江湖满地竟安归。

买山吾已输君早,何独伤心柳十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