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以湘沧浪亭怀古

游丝罥花天阴阴,隔花啼鸟青林深。

古人不见古亭圮,惟闻流水如鸣琴。

清流不洗世人耳,满城弦管多繁音。

昼漏迟迟歌未歇,豪竹哀丝为谁发。

此时蔓草遍池台,当日金钱买风月。

胜地由来有盛衰,何况人生易华发。

天涯吊古复伤离,人物风流各有时。

云树江南留不得,争知来者复为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谭廷献的《同王以湘沧浪亭怀古》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游丝罥花天阴阴”以游丝轻绕花间,映衬出天空阴沉的氛围,展现出春日的闲适与落寞。次句“隔花啼鸟青林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鸟鸣声穿越花丛,显得林木深处更显幽深。

诗人借景抒怀,感慨“古人不见古亭圮”,沧浪亭虽依旧,但人事已非,只有流水声如琴音回荡,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清流不洗世人耳,满城弦管多繁音”则对比出世事纷扰与自然宁静,流露出对尘世繁华的厌倦。

“昼漏迟迟歌未歇,豪竹哀丝为谁发”写白天漫长,歌声不断,豪放的竹笛和哀怨的丝弦似乎在问,它们的演奏是为了谁?“蔓草遍池台,当日金钱买风月”则寓言了时光荏苒,昔日的奢华如今只剩下荒凉。

最后,诗人感叹“胜地由来有盛衰,何况人生易华发”,表达出对沧浪亭盛衰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易老的无奈。结尾两句“天涯吊古复伤离,人物风流各有时”点明怀古之情,同时揭示了人事无常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怀古抒发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19)

谭廷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内阁侍读叶名澧

二《南》王化始,江汉有风诗。

皎皎长安月,泠泠寡女丝。

古人思见我,大雅得同时。

燕草逢摇落,牢愁醉莫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叶润臣观察

闽海归来日,当君辍瑟辰。

平生重知己,当世失斯人。

楚雁来何暮,燕云闇不春。

金徽留古调,弦绝自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吴子珍(其一)

人生山海别,日夕念所亲。

君子忽沦亡,然疑已悲辛。

既信祗野哭,逆旅岂寝门。

寒雨鲜春气,黯黯太空云。

高堂多白发,寡妇犹青春。

稚子未毁齿,无术赎君身。

长安有何恋,闻见皆伤神。

忧来多狎游,醉饱铄精魂。

我今结习尽,牙琴不复陈。

著书真旒赘,子毋惜遗文。

形式: 古风

哭吴子珍(其二)

我昔长安归,秋风吊袁生。

袁吴为中表,各负侠少名。

我谓子记室,亦呼袁骑兵。

袁死子已孤,子死我益惊。

生死凡夫中,苍苍有权衡。

但惜二十年,苦为名教争。

推移我岭外,肝腑摧已平。

军中周伯子,勿乃犹硁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