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谭廷献的《同王以湘沧浪亭怀古》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游丝罥花天阴阴”以游丝轻绕花间,映衬出天空阴沉的氛围,展现出春日的闲适与落寞。次句“隔花啼鸟青林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鸟鸣声穿越花丛,显得林木深处更显幽深。
诗人借景抒怀,感慨“古人不见古亭圮”,沧浪亭虽依旧,但人事已非,只有流水声如琴音回荡,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清流不洗世人耳,满城弦管多繁音”则对比出世事纷扰与自然宁静,流露出对尘世繁华的厌倦。
“昼漏迟迟歌未歇,豪竹哀丝为谁发”写白天漫长,歌声不断,豪放的竹笛和哀怨的丝弦似乎在问,它们的演奏是为了谁?“蔓草遍池台,当日金钱买风月”则寓言了时光荏苒,昔日的奢华如今只剩下荒凉。
最后,诗人感叹“胜地由来有盛衰,何况人生易华发”,表达出对沧浪亭盛衰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易老的无奈。结尾两句“天涯吊古复伤离,人物风流各有时”点明怀古之情,同时揭示了人事无常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怀古抒发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