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白发

儿时坐涧石,散发如浮烟。

风惊绿鬅鬙,意欲凌飞仙。

那知二毛见,倏忽到老边。

蒙纱犹铲彩,猎鬓强呈鲜。

星星傥未已,遂恐华吾颠。

骑省叹遇合,郎潜感迍邅。

万古寄一辙,长歌悲昔贤。

流光不假借,志抱何由宣。

馀龄事可知,已矣宁非天。

穷通各有待,憔悴孰使然。

凄其槁梧畔,惕若明镜前。

灵膏讵能涅,薅拂事可怜。

惟应幽室处,一猛放万缘。

尝闻卫生要,心白发自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孩童时坐在山涧的石头上,头发散乱如轻烟飘渺。
清风吹过,吹动我青丝般的头发,仿佛想要飞翔入仙界。
未曾料想,岁月匆匆,转眼间已至垂暮之年。
虽然蒙着面纱,但仍掩饰不住我斑白的双鬓,显得有些鲜艳。
白发若不停止增长,恐怕会让我容颜衰老。
感叹仕途的际遇,想起郎潜的坎坷经历,心中充满感慨。
历史长河中,无数贤人同此命运,他们的故事令人悲伤。
时光无情,无法挽留,如何才能实现我的抱负呢。
余生的长短,命中注定,无可奈何。
人生的高低起伏,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在枯萎的梧桐树旁,我感到凄凉,如同面对明镜照见自己。
灵丹妙药也无法改变衰老,世间琐事令人怜悯。
只有在静谧的室内,才能放下一切烦恼。
听说养生的关键在于心地纯净,内心洁白如黑发自然返璞归真。

注释

涧石:山涧中的石头。
散发:指头发散乱。
绿鬅鬙:形容头发茂密如绿色蓬松。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代指老年。
蒙纱:面纱,此处可能指衰老的面容。
猎鬓:形容斑白的鬓发。
华吾颠:使我衰老。
骑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仕途。
郎潜:古人名,此处借指遭遇坎坷的人。
迍邅:困顿,不顺。
灵膏:指灵丹妙药。
薅拂:除草,比喻世事纷扰。
幽室:静室,隐居之处。
心白:心地纯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感白发》,通过对儿时与老之不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以及个人功名事业的深刻感慨。

"儿时坐涧石,散发如浮烟。风惊绿鬅鬙,意欲凌飞仙。"

这几句通过孩童时代坐在溪边石头上,头发随风飘扬如同浮动的烟雾来描绘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风惊绿鬅鬙"形象生动,表现了孩子们在自然中奔跑嬉戏的情景,而"意欲凌飞仙"则透露了孩童时代对于未来无限憧憬和向往。

那知二毛见,倏忽到老边。

这两句诗人感慨万千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转眼间从儿时到了老年,只剩下几根白发,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无情。

蒙纱犹铲彩,猎鬓强呈鲜。

这两句则是对老年景象的描绘,虽然头发已经变白,但诗人仍旧保持着昔日的风貌和精神状态,不愿意完全屈服于时间的侵蚀。

星星傥未已,遂恐华吾颠。

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于个人功业成就的焦虑,"星星傥未已"形象化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困惑。

骑省叹遇合,郎潜感迍邅。

这两句则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回味,以及对于命运安排的无奈接受。"骑省"指的是官职的升迁,而"郎潜感迍邅"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仕途经历的复杂情感。

万古寄一辙,长歌悲昔贤。

这两句是对历史和过去英雄人物的追思,以及对个人功业成就的永恒追求。"万古寄一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自己位置的思考,而"长歌悲昔贤"则是在缅怀往昔英杰,抒发自己的感慨。

流光不假借,志抱何由宣。

这两句则是对个人理想和抱负的强烈表达。尽管时间在不断流逝,但诗人仍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抱负,不愿意随波逐流。

馀龄事可知,已矣宁非天。

这两句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命运安排的认同。"馀龄"指的是长时间的积累,而"已矣宁非天"则是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穷通各有待,憔悴孰使然。

这两句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穷通各有待"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命状态的理解,而"憔悴孰使然"则是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心态。

凄其槁梧畔,惕若明镜前。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清澈如镜湖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凄其槁梧畔"形象化地描绘了一种荒凉而又寂静的自然风光,而"惕若明镜前"则是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澄清和透彻。

灵膏讵能涅,薅拂事可怜。

这两句是对个人精神追求和现实处境的抒发。"灵膏讵能涅"表达了对于精神层面追求的深刻理解,而"薅拂事可怜"则是在感慨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悲哀。

惟应幽室处,一猛放万缘。

这两句是对个人修养和超脱尘俗的抒发。诗人主张在幽静的空间中修身养性,通过"一猛放万缘"来表达一种彻底放下世间纷争的心态。

尝闻卫生要,心白发自玄。

这两句是对健康和精神状态的抒发。诗人认为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心白发自玄"则是在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于个人来说是最为宝贵的。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不同阶段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功业成就、生命意义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携筇

晨起偶无事,携筇出潭川。

翩翩双凫飞,宛若导我前。

林静滴残雨,村深澹寒烟。

当春足膏泽,俯夏馀清妍。

野溜绿交贯,山花红接连。

雄观发新奇,胜地穷攀缘。

据石弄惊急,班荆荫连卷。

幽怀脱尘拘,如超混芒先。

向令作兴来,未必胜偶然。

荣观事多乖,内取乐乃全。

他时谁继游,此意遥相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新凉

新凉为招客,胜集非预图。

前峰雨未散,泠风绕吾庐。

披襟沐清驶,合席随沾濡。

定知喧譊中,欲此一快无。

兴来扩以酒,草具来须臾。

田翁偶过我,添杯坐其隅。

为言秋暑剧,稻畦日凋疏。

宁辞抱瓮劳,仅给园中蔬。

喜兹甘澍足,普润无遗墟。

遥山莽难分,绿浪摇虚徐。

我病不任耕,岁收仰微租。

蒙成每自愧,一饱便有馀。

连觞使之釂,醉语杂叫呼。

野人无他肠,我辈恐不如。

形式: 古风

靖康改元四十韵

肉食开边衅,天骄负汉恩。

阴谋招叛将,喋血犯中原。

饮马江河竭,鸣笳宇宙喧。

氛埃缠帝座,猰㺄吠宫垣。

鼓锐梯飞壁,弯强矢及门。

黔黎惊瓦解,冠盖尽星奔。

走辙秦城地,浮航楚峡村。

画堂空锁钥,乐府散婵媛。

夜诏闻传玺,春王记改元。

三辰光尽匿,四海浪横翻。

伏阁惟群彦,兴邦在一言。

雉城期必守,虎旅更增屯。

龙困虽忧蚁,牛羸尚覆豚。

谋成擒颉利,义可绝乌孙。

坚壁师弥老,穷兵火自燔。

钩鱼犹假息,幕燕暂游魂。

恳款情先露,诛锄党实繁。

横磨非嗜杀,下策且和番。

割地烦专使,要盟胁至尊。

赐弓垂拱殿,留宴玉津园。

回骑桑乾北,游军广武原。

驱驰无立草,剖斲露空坟。

太子悲秦粟,明妃泣汉轩。

敌情终未测,邻好久宜敦。

晋赵封疆远,金汤阻固存。

短衣求李广,长啸得刘琨。

御极朝仪盛,胪传诏语温。

神霄分别仗,法驾引双辕。

内柳东风软,宫花丽日暄。

闾阎多喜气,箫鼓送芳樽。

运契天同力,时危祸有根。

覆车宜自戒,曲突更深论。

落拓江南士,飘零塞北藩。

蚤尝专翰墨,晚厌属櫜鞬。

拔剑思摩垒,怀书拟叩阍。

蹉跎谋不遂,感激气潜吞。

野迥寒烽照,楼高暮雨昏。

望乡心恍惘,忧国涕潺湲。

仄席勤咨访,垂绅乐引援。

鹓鸾方竞集,短翼待腾鶱。

形式: 排律

潭溪十咏(其六)山馆

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静。

吾心乐有馀,所寓皆胜境。

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