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百年王事谩劳形,客里逢时迹类萍。

无酒可添元亮兴,任人浪笑阮宣醒。

荆湖城壁连钲鼓,河朔黎元陷虏庭。

久拥旌旄愧无补,敢将衰朽叹飘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宋朝吴渊所作的《九日》诗,描绘了诗人深陷官场劳碌,犹如浮萍随波逐流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首联“百年王事谩劳形,客里逢时迹类萍”以“百年”和“王事”开篇,点明了诗人一生为国事奔走的艰辛,而“谩劳形”则表达了对这种劳碌生活的不满和无奈。接着,“客里逢时迹类萍”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浮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作为客居他乡官员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无酒可添元亮兴,任人浪笑阮宣醒”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东晋诗人陶潜(字元亮)嗜酒,而阮籍(字宣)则以醉酒避世。诗人自认无法像陶潜那样借酒消愁,也无法像阮籍一样借醉逃避现实,只能任由他人嘲笑自己的清醒或沉沦。

颈联“荆湖城壁连钲鼓,河朔黎元陷虏庭”转而描述边疆战事,荆湖之地烽烟四起,河朔地区百姓陷入敌手,诗人以“连钲鼓”和“陷虏庭”描绘战争的残酷与百姓的苦难,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尾联“久拥旌旄愧无补,敢将衰朽叹飘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期担任军职却未能有效缓解国家危机的自责与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年老体衰、无所作为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6)

吴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吴柔胜第三子。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 号:退庵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0—1257年

相关古诗词

登南城

江城一眺思悠悠,平楚苍然野水流。

衰草寒烟梅老墓,败垣斜日谢公楼。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私草木秋。

万古兴亡俱是梦,丈夫何者为身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青山(其一)

碧嶂千层镇一州,十年前记作斯游。

因看红杏行停辔,为濯清泉坐解裘。

怪石巉岩蹲虎豹,老松偃蹇卧龙虬。

转看转有无穷景,杖履何妨绝顶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青山(其二)

风流千载忆玄晖,此日登临不觉疲。

看取眼前都是句,如何身后不留诗。

须知小隐徜徉日,正是高吟寥泬时。

可惜出山终不免,空留翠岫与清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横碧堂

十一年如一欠伸,今朝又得快登临。

半城杨柳春风满,四野桑麻雨露深。

槛外翠峰重入眼,樽前白发遂惊心。

感今怀昔凭栏处,不觉崦嵫日已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