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名为《新楼诗二十首·其四》。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
"杜鹃如火千房拆"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了杜鹃花竞相开放,宛如火焰一般,充满了诗人的视野。这种比喻强烈而生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丹槛低看晚景中"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作者似乎在暮色中低头沉思,丹槛(一种带刺的植物)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障碍和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花朵在夜间吸收露水,以更鲜艳的姿态迎接着白天,而落下的花瓣则像是对春风的埋怨,这里春风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可能是无常和离别的隐喻。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中,“早梅”指的是提前开放的梅花,而“佳人”则通常代指美丽或理想中的情侣。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未能实现的愿望的怀念。
最后两句"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诗人转而关注那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花,它们依旧随着越鸟(一种迁徙的鸟类)在山间绽放。这里“满山红”可能既是对美景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示了李绅精湛的艺术造诣,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风格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