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梦

亭亭缟衣人,山头坐凉月。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述梦》。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神秘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探索。

首句“亭亭缟衣人”,以“亭亭”形容女子的姿态高雅端庄,“缟衣”则暗示其穿着白色衣物,营造出一种清冷、纯洁的氛围。接着“山头坐凉月”,将画面推向一个更为宁静的背景,山峰之上,一轮凉月悬挂,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清凉与孤寂之感。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这一句转折,仿佛是女子在月光下向诗人发出邀请,但距离虽近,却难以跨越,暗示了某种不可言喻的距离或障碍,或许是对情感的追寻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女子之间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明显的相互怜惜之意,却又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心神恍惚,难以确定彼此的真实关系。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最后两句,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困惑与烦恼,似乎找不到任何凭据来解释或解决这些情感上的纠葛,只能在黎明时分,将内心的烦忧释放出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界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与失落之间徘徊的心境。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访秦心卿溪上懒园不遇有作

溪上好园亭,君家闻最胜。

经过已廿年,今始识三径。

翳然林水间,爱此飞阁映。

位置不在多,贵与风物称。

主人意疏豁,事事得真性。

我来不相值,维舟柳边暝。

见戴自无须,悠然发孤咏。

形式: 古风

南归诗十九首(其七)阜城道中

春光已彊半,冰雪尚如此。

云间寒日辉,不肯照穷子。

喜无尘扑面,又苦泥没趾。

车马诘曲行,五里当十里。

岂不惮修途,归途修亦迩。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四)黄河纪遇

粤客自南来,吴侬从北下。

解后黄河边,踪迹两相讶。

问我归何遽,问尔行何暇。

同是公车人,不及公车罢。

此时长安客,阗隘举子舍。

岂知风波间,有此閒昼夜。

于彼为桎械,于我如放赦。

难进而易退,聊用解嘲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龚广文应民偕仲和见过分韵得萧字

前日故人来,遗我酒一瓢。

开之冰雪香,独醉安敢饕。

扁舟系门前,好客不待招。

空庭多落叶,秋老风萧萧。

缺月呼未出,烛光青迢遥。

此时不快饮,何能待来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