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将军宅芦管歌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捲珠帘列红烛。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辽东九月芦叶凋零,辽东孩童采集芦苇制作芦管。
新制的芦管音色清新且悲凉,一曲吹起,乐声随风飘荡至海边弥漫。
海上的树木萧瑟,天空降下寒霜,芦管的声音在苍茫月色中清晰嘹亮。
白狼河以北之地充满忧愁与遗憾,玄兔城以南的人们无不肝肠寸断。
辽东将军在京都长安的府邸中,美人在宴会上用芦管为贵客演奏。
芦管的音调变化如同疾风般美妙,胜过洞箫,其悠扬之声甚至盖过了横笛。
夜半时分,高堂上的宾客还未散去,只用芦管的乐声为举杯送行的人增添离别之意。
芦管的曲调巧妙到能在路上惊动杨柳,又仿佛在花园中误将梅花催落。
众宾客对芦管的演奏意犹未尽,于是高高卷起珠帘,点亮红烛,继续欣赏。
将军酒醉起舞不愿停歇,更让美人再吹奏一曲芦管助兴。

注释

辽东:古地名,指今中国东北地区。
九月:农历九月。
芦叶:芦苇的叶子。
断:这里指枯萎、凋零。
辽东小儿:辽东地区的儿童。
采芦管:采摘芦苇制作成乐器芦管。
可怜:此处有怜爱、赞赏之意。
新管:新制成的芦管。
清且悲:音色清新而带有悲凉之感。
一曲:一支曲子。
风飘:随风飘荡。
海头满:乐声弥漫至海边。
海树:海边的树木。
萧索:形容树木稀疏、冷落的样子。
天雨霜:天空降下霜冻。
管声:芦管发出的声音。
寥亮:清晰、嘹亮。
月苍苍:月色苍茫。
白狼河:古代河流名,即今辽宁省境内的大凌河。
河北:白狼河以北的地区。
堪愁恨:充满愁绪与遗憾。
玄兔城:古代城池名,位于今辽宁一带。
南:玄兔城以南的地区。
皆断肠:所有人都感到极度悲伤。
辽东将军:驻守辽东地区的高级将领。
长安:唐朝首都,今陕西西安。
宅:府邸。
美人:美丽的女子,此处可能指擅长音乐的歌姬或侍妾。
芦管会佳客:用芦管的演奏接待尊贵的客人。
弄调:演奏曲调。
啾飕:形容芦管音调快速多变,如同疾风。
胜洞箫:超过洞箫的演奏效果。
发声:发出声音。
窈窕:形容芦管声音婉转悠扬。
欺横笛:比横笛的音色更为美妙。
夜半:半夜。
高堂:大厅,此处指宴会场所。
客未回:宾客还未离开。
祗将:只用。
芦管送君杯:用芦管的乐声为举杯送行的人增添离别之意。
巧能:巧妙地能够。
陌上:路上,田野间的小路。
惊杨柳:使杨柳为之震动。
复向:又在。
园中:花园里。
误落梅:仿佛误将梅花催落(形容芦管曲调生动逼真)。
诸客:各位宾客。
爱之听未足:对芦管的演奏喜爱不已,仍觉听不够。
高捲珠帘:把珠帘高高卷起。
列红烛:点燃排列整齐的红烛,以营造更好的观赏氛围。
将军醉舞:喝醉了酒的将军翩翩起舞。
不肯休:不愿停止。
更使:还让。
美人吹一曲:美丽的女子再吹奏一曲芦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饮欢乐的景象,背景设在辽东边塞,将军宅邸中。诗人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生活画面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这几句诗描写了辽东秋天的景象,小孩子们在收割芦苇制作笛子,这些刚制成的笛子吹奏出来的声音清脆而又带有一丝哀伤,似乎能引起人们对远方海边景色的无限遐想。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这里的海树萧瑟,似乎预示着秋冬的来临,而那笛子的声音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凄清。同时,诗人提到了白狼河和玄兔城,这些地名让人们感受到边塞的寂寞与悲凉。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将军的宅邸在遥远的长安,那里的美人与来访的佳客一起享受着芦管的美妙音色。这一段诗句通过对音乐的描写,使读者仿佛也能听见那优美而又富有情感的声音。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诸客爱之听未足,高捲珠帘列红烛。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这里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音乐的魅力让来宾们沉醉其中,不愿离去。而那位美人似乎也被音乐所感染,她在园中仿佛误触到了春天的杨柳和落下的梅花。将军与客人们都沉浸在这宴会之乐中,美人再次吹奏起笛子,为宴会增添了无限风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音乐和宴饮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虽然背景设在辽东,但诗中的生活却充满了温馨与欢乐,与边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宴会图景。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形式: 古风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

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

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

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

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

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

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

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

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

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

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

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

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

各自限官守,何由叙凉温。

离忧不可忘,襟背思树萱。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

微才弃散地,拙宦惭清时。

白发徒自负,青云难可期。

胡尘暗东洛,亚相方出师。

分陕振鼓鼙,二崤满旌旗。

夫子廊庙器,迥然青冥姿。

阃外佐戎律,幕中吐兵奇。

前者驿使来,忽枉行军诗。

昼吟庭花落,夜讽山月移。

昔君隐苏门,浪迹不可羁。

诏书自徵用,令誉天下知。

别来春草长,东望转相思。

寂寞山城暮,空闻画角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