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寂所作,名为《时元瑜以筇杖为吾亲寿》。诗中以“国士凭谁致此君”开篇,巧妙地将国士与竹子相联系,表达了对竹子独特品质的赞美。接着,“罗浮知见几云孙”一句,运用了罗浮山和云孙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竹子的神秘与古老。
“生成鹤膝挺高节,断去龙须露老根”两句,生动描绘了竹子的形态,鹤膝形容其挺拔的姿态,龙须则指竹子的细长枝条,而“老根”则暗示了竹子的坚韧与岁月的积淀。接下来,“应与蒲萄随汉使,羞同涩勒暗蛮村”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竹子不同于葡萄的高贵气质,不应被置于偏远蛮荒之地,而应与文明相伴。
最后,“我翁两脚犹强健,要看莲峰玉女盆”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期待,希望在身体尚健之时,能够亲眼见到莲峰玉女盆中的竹子,进一步深化了对竹子美的欣赏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坚韧不屈、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