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士开侍御见寄韵

南台御史忠贯日,当昼妖狐屏无迹。

端方自是廊庙器,错落天球间宏璧。

记曾缓带理江城,犹忆尊前坐谈客。

春树相思白日晚,月梁入梦青灯夕。

乘车戴笠高与下,倚楼看镜今非昔。

壮心无复夜闻鸡,莫比司空须恨赤。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御史台上的官员忠诚如日,白天狐狸也隐藏无踪迹。
他品性端正,本应是朝廷重臣,如同宏伟的玉璧在天空中闪耀。
我记得他曾轻松地治理江城,那时我们围坐畅谈的场景历历在目。
春天的树下思念绵长,每当夕阳西下,月光映照着青灯入梦。
昔日乘车戴笠,无论高低都平易近人,如今倚楼照镜,已非当年模样。
壮志不再,听到鸡鸣也不再有奋发之感,不必像司空那样遗憾年华老去。

注释

妖狐:比喻邪恶之人。
端方:正直不阿。
廊庙器:朝廷栋梁之才。
错落:交错分布。
宏璧:大玉璧,比喻杰出人才。
缓带:衣带宽松,形容轻松自在。
江城:指地方城市。
坐谈客:一同交谈的朋友。
春树相思:借景抒怀,表达思念之情。
月梁入梦:月光映照梦中,象征思念。
乘车戴笠:形容地位显赫时的谦逊。
今非昔:今不如昔,对比变化。
壮心:豪情壮志。
闻鸡:指闻鸡起舞,励志勤奋。
司空:古代官职,这里指代有遗憾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诚的御史形象,他在白天能驱散邪恶的妖狐,显示出其正直的力量。诗中提到他曾在江城任职,轻松闲适,与朋友畅谈,体现了他的儒雅风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虽然身份有所变化,但依然保持着高尚情操,夜晚对故人的思念和梦境中的月梁,都反映出他对过去的怀念。诗人以乘车戴笠的形象,表达无论高低贵贱都能坦然面对,而倚楼照镜则暗示了他对自己容颜老去的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再有年轻时闻鸡起舞的壮志,但他并不像司空那样遗憾,可能意味着他已经淡泊名利,更注重内心的平静。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人物品格并抒发人生感慨的诗篇。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和戴帅初寄诗韵

入海逢车陆用艘,仁人不遇叹游遨。

登龙有意师元礼,刻鹄何心效伯高。

每笑囚山非国语,绝怜投阁反离骚。

此身幸免官驱使,两手犹能把酒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咏风

好风何处来,天籁出众窍。

披襟怀楚台,击筑思高庙。

扶摇九万里,自谓一息到。

安知大鹏运,不满斥鴳笑。

终当谢蓬蒿,振翼绝海峤。

形式: 古风

咏松

老松如枯骸,短松覆儿发。

城中薪价高,斤斧不时伐。

难长虬龙姿,免藏虎豹穴。

樵童出山暮,步担挑新月。

形式: 古风

送吏员迁调松江

吏员务选才具良,不问他邦与吾乡。

珠金出产已足贵,兰桂移根亦自香。

诸君此行良不恶,居家何如宦游乐。

季鹰曾忆松江鲈,士龙空叹华亭鹤。

昔人还乡苦不早,今人离乡涉远道。

渔舟泛泽青茫茫,客衣吹霜白皓皓。

朱甍结构井邑富,画戟清闲官府好。

纷纷刀笔心自厌,落落功名身未老。

要看入海运大鹏,不恨出山成小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