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时显归南京兼简广哲(其一)

联官玉署多年别,考绩金台两度逢。

往昔知心成落落,即今分手复匆匆。

蓟门雨挟风声急,潞渚波连海气浓。

无限离情阻相送,青山杳杳树濛濛。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陈时显归南京兼简广哲(其一)》。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壮阔景象。

首联“联官玉署多年别,考绩金台两度逢”,点明了与友人的久别重逢,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景。玉署、金台均为古代官署的美称,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过去共事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此次相聚的短暂。

颔联“往昔知心成落落,即今分手复匆匆”,抒发了对往日深厚友情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分别的无奈。知心难觅,友情珍贵,却终将面临离散,这种情感的落差让人感伤。

颈联“蓟门雨挟风声急,潞渚波连海气浓”,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雨急风紧,波涛汹涌,海气浓厚,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喻了离别情绪的激荡和复杂。

尾联“无限离情阻相送,青山杳杳树濛濛”,收束全诗,表达了无法相送的遗憾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青山远去,树木模糊,象征着友人渐行渐远,而诗人的情感却如同这无尽的山川,绵延不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陈时显归南京兼简广哲(其二)

素襟不受一尘缁,文苑英游共所知。

旧羡丰姿清似玉,今看衰鬓亦成丝。

柏堂昼掩无公务,竹槛春吟有妙辞。

想共东邻欧主事,清谈常过夕钟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胡若思宾客

乐静忘忧养性灵,豫章城外一茅亭。

窗涵南浦千寻碧,门对西山万叠青。

每羡林泉归倦翼,独怜江海尚浮萍。

已知安邑浑无累,犹有人求伏氏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己酉元夕偕行俭学夔公绪百鍊并携稻秫市中观灯遂过退庵小酌即席赋诗得谁字

貂帽藜筇信所之,良朋稚子暮追随。

物情已觉春光好,烛影还于月色宜。

一世缁尘空老大,几人白首共襟期。

今宵且对灯前醉,来岁灯前知对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刘参议赴广东

二十馀年联近侍,挥毫常在凤凰池。

每怜分署疏欢聚,况及逢春又别离。

满地绿阴榕树合,绕檐红颗荔枝垂。

时平画省多公暇,预想清吟续隐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