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儿(其四)检旧衫感赋

春明两度少年游。破尽荷衣典尽裘。

剩有此衫相伴愁。旧痕留。一半儿京尘一半儿酒。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易顺鼎所作的《一半儿》系列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己在春天里回忆往昔少年时光的经历。"春明两度少年游",春天的明媚与青春的欢乐交织在一起,暗示了诗人曾经无忧无虑的岁月。然而,美好的时光已逝,"破尽荷衣典尽裘",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曾经的华服如今只能通过典当来维持生计。

"剩有此衫相伴愁",诗人只剩下一件旧衫,它见证了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落魄,成为愁绪的寄托。"旧痕留",这里的"痕"不仅是衣物上的痕迹,更是岁月和情感的烙印。"一半儿京尘一半儿酒",这句揭示了诗人生活中的无奈,一半是京城的尘土,象征着现实的辛酸,另一半则是酒,可能是借酒浇愁,也可能是生活的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旧衫这一物象,勾勒出诗人从少年到中年的转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沧桑与无奈。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其一)醉花阴

洗罢疏桐补清课。问谁拥桃笙娇卧。

笺待拂墨停磨。着甚来由,苦把湘毫涴。

且莫倚玉箫吹,怕惊得花边梦儿破。

形式: 押[个]韵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其二)喜迁莺

香肩斜亸。认颊潮红晕双涡。

瞧,科是生成琼装玉裹。只一霎沈醉东风面已酡。

怎禅榻光阴,刹那厮赶上散花天女,常伴病维摩。

形式: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其三)出队子

红酣翠妥。费心情独自哦。

猛可的江南唱到定风波。

猛可的天上听残水调歌。要守定阑干人两个。

形式: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其四)刮地风

因甚的趁秋风换了南柯。

因甚的寻春梦误了东坡。莽风流自古受多磨。

写生时已曾经过。他拥越被朱颜婀娜。

他倚胡床绿鬓婆娑。

到底来镜中花水中月,几曾真个。

空则是展鸾绡挥象管,费他年醉眼摩挲。

便新词尽向旗亭播。怕再世雏鬟发也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