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德昂寻师北来,诗以赠之,兼呈汪公》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展现了其对德昂寻师之旅的深切关怀与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德昂远行求学的坚定决心,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从容不迫。通过“飞锡寻师”、“胡尘不傍朔云浮”等语句,不仅展现了德昂的求学精神,也隐含了对德昂旅途平安的祝愿。
“肇林觉树谁先植,宦海慈航尔独修。”这两句诗寓意深刻,将德昂比作在宦海中独自行舟的修行者,强调了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独立与坚韧。同时,“肇林觉树”也暗喻了德昂在求学路上的觉醒与成长。
“一别谼中兰若隔,重来塞外雨花收。”这两句诗描绘了德昂离别与回归的场景,表达了对德昂旅程的关切与期待。其中,“兰若”常指寺庙,暗示德昂在求学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最后,“南归执法应相问,半席他时为我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德昂归来时的期待,希望德昂能够分享求学的经历,并邀请德昂在他归来的某个时刻,为自己留出时间,共同探讨与交流。这既是对德昂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友情的深厚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德昂求学之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与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诗人对德昂的深切关怀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