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寻师北来,诗以赠之,兼呈汪公

飞锡寻师滦水头,胡尘不傍朔云浮。

肇林觉树谁先植,宦海慈航尔独修。

一别谼中兰若隔,重来塞外雨花收。

南归执法应相问,半席他时为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德昂寻师北来,诗以赠之,兼呈汪公》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展现了其对德昂寻师之旅的深切关怀与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德昂远行求学的坚定决心,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从容不迫。通过“飞锡寻师”、“胡尘不傍朔云浮”等语句,不仅展现了德昂的求学精神,也隐含了对德昂旅途平安的祝愿。

“肇林觉树谁先植,宦海慈航尔独修。”这两句诗寓意深刻,将德昂比作在宦海中独自行舟的修行者,强调了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独立与坚韧。同时,“肇林觉树”也暗喻了德昂在求学路上的觉醒与成长。

“一别谼中兰若隔,重来塞外雨花收。”这两句诗描绘了德昂离别与回归的场景,表达了对德昂旅程的关切与期待。其中,“兰若”常指寺庙,暗示德昂在求学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最后,“南归执法应相问,半席他时为我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德昂归来时的期待,希望德昂能够分享求学的经历,并邀请德昂在他归来的某个时刻,为自己留出时间,共同探讨与交流。这既是对德昂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友情的深厚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德昂求学之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与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诗人对德昂的深切关怀与支持。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送隆上人归肇林新刹

万里新都问法还,几年杖锡遍燕关。

天空真界分三世,月度禅枝忆五山。

随处冥心祗树里,有时清梵暮涛间。

宰官欲问边臣况,赤胆犹悬鬓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夏日同徐使君方山人避雨朝阳寺,限阳字

千山风雨忽斜阳,尊酒相逢引兴长。

使节扶摇临朔漠,仙槎缥缈接天潢。

双钩夜卜南金气,一榻睛分祗树凉。

短发如今看渐改,几回飞梦在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止朝阳寺分韵(其一)赠徐使君,得时字

日暮雨初歇,空林暑气迟。

连城逢白璧,并辔向清时。

兴傍骚坛远,才看宪府奇。

愿言各努力,绝代一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夜止朝阳寺分韵(其二)赠方山人,得君字

南北征尘里,艰危独共君。

壮心悬白日,侠气薄青云。

并榻时听雨,衔杯夜论文。

十年交好意,今古挹清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