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区区用意在方人,所得从来未必真。
我则于斯诚不暇,枉劳臆度费精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开篇“区区用意在方人”,表现了作者对于世人功利之心的洞察和批判,其中“方人”指的是那些表面上看似正直的人,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接下来的“所得从来未必真”,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差距,强调了外界所谓的成就或收获,并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
而“我则于斯诚不暇”一句,则转向作者自身,表达了一种自我坚守真诚,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这里的“于斯”指的是自己目前所处的情境和立场,“诚不暇”则强调了作者对于真诚的执着,即使在忙碌和紧迫中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两句“枉劳臆度费精神”,则是在反省自身经历,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行为的反思。这里的“枉劳”指的是不必要或无效的辛勤劳作,“臆度”则是犹豫和徘徊的态度,暗示了作者在过去可能因为犹豫不决而浪费了很多精神力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人与自我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于真诚、坚守本心的重要性的强烈认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和生命体验。
不详
夫子何为发问初,答云寡过未能无。
斯言可谓深而宛,所以重嗟累叹乎。
尝称管仲以如仁,仁者要之即是人。
未可以仁称管仲,可于人上试经纶。
狂狷虽云执一偏,一偏所执尚能坚。
不然欲与中行士,往往其中亦未全。
墨子平生枉费工,谩将泛爱去形容。
若观木讷并刚毅,方见风流是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