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釭、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甚时重恁。

形式: 词牌: 宣清

翻译

残月朦胧,夜宴接近尾声,归来时感到阵阵寒意。
独自在旅馆中醒来,抱着厚重的被子,醉意仍未消退。
更漏声不断,过去的欢乐已逝,满心的离愁只能化作一枕忧伤。
暗自回忆往昔的游玩,京城的风光如画卷般美丽。
想起那时的朋友聚会,豪饮狂欢,仿佛神仙般的快乐。
舞燕轻盈,歌声连绵,宴会上都是高贵的人物,直到深夜,放纵更甚。
他们相伴进入内室,共度良宵。
玉钗散落一地,即使曾经的豪情如高阳酒徒,这样的欢乐何时能再重现?

注释

阑珊:接近尾声。
银釭:银制的灯。
重衾:厚重的被子。
永漏:古代计时器,滴漏。
掷果:古代贵族子弟投掷果子以示爱慕的行为。
疏狂:放纵不羁。
凤帏鸳寝:华丽的内室,比喻夫妻卧室。
高阳:借指豪饮的场所或人物。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夜晚归宿的画面,残月微明,小宴已近尾声,诗人带着几分酒后的寒意回到孤寂的旅馆。他独自在昏暗的银灯下难以入睡,被厚重的被褥包裹,醉意仍未消退。夜深人静,漏壶的滴水声不断提醒着他过去的欢乐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离愁。

诗人回忆起往昔在京城的繁华生活,那些掷果嬉戏、解佩狂欢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昨日。那时的宴会上,舞燕轻盈,歌声动人,如同神仙般的聚会。然而,随着夜色渐深,人们放纵不羁,直至深夜。他们共享鸳鸯锦帐,但如今只剩下玉钗散落,昔日的豪情壮志似乎已随高阳酒散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寂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对重拾欢愉的期盼。柳永以婉约的笔触,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思归乐

天幕清和堪宴聚。想得尽、高阳俦侣。

皓齿善歌长袖舞。渐引入、醉乡深处。

晚岁光阴能几许。这巧宦、不须多取。

共君把酒听杜宇。解再三、劝人归去。

形式: 词牌: 思归乐

昼夜乐(其二)

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

层波细剪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

洞房饮散帘帏静。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形式: 词牌: 昼夜乐

昼夜乐(其一)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形式: 词牌: 昼夜乐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形式: 词牌: 柳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