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感怀

秋色将分,暮云初合,四壁蛩韵悲憀。

薄红微雨,几度自清宵。

多少西风萧瑟,吹不尽、楚梦秦箫。

疏杨外,芙蕖映水,清露镜中凋。聊聊。

无语处、酒凝杯冷,炉缓香飘。

又莺愁蝶倦,花草烟消。

且把残灯重剔,寻旧句、看取红绡。

从今后,凭他风月,暮暮与朝朝。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满庭芳·感怀》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感慨。

首先,“秋色将分,暮云初合”,开篇即以秋色和暮云渲染出一种即将分别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哀伤。接着,“四壁蛩韵悲憀”一句,通过蟋蟀的鸣叫声,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薄红微雨,几度自清宵”,描绘了雨后的薄雾和夜晚的宁静,给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感觉。接下来,“多少西风萧瑟,吹不尽、楚梦秦箫”,西风吹过,似乎带走了许多无法言说的思绪,如同楚国的梦境和秦国的箫声,难以忘怀却又渐行渐远。

“疏杨外,芙蕖映水,清露镜中凋”,描绘了秋日里稀疏的杨树、水中盛开的荷花以及镜面般的露珠,这些景象既美丽又略显凄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最后,“聊聊。无语处、酒凝杯冷,炉缓香飘”,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酒有炉,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孤寂,香炉中的香气缓缓飘散,更添了几分落寞。

“又莺愁蝶倦,花草烟消”,黄莺因愁而飞舞不定,蝴蝶因疲倦而停歇,花草也随风而逝,这一系列的意象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易逝。接下来,“且把残灯重剔,寻旧句、看取红绡”,在这样的时刻,诗人只能依靠回忆和旧物来寻找一丝慰藉,红绡(一种丝织品)在这里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从今后,凭他风月,暮暮与朝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态度,虽然面对的是无尽的风月,但依然愿意与之共度每一个日夜,体现了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未来的乐观。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步月

帘影横阶,翠■垂榥,花阑芳径苔肥。

看小庭烟醉,白月澄漪。

帘外将舒玉药,寻萼梦、雪汗凝蕤。

金壶送,回廊静悄,墨洒花筛。微微。

罗衣耐冷,双繶向轻阴,夜渐阑时。

想夕阳初下,云树参差。

又是婵娟千里,长相见、淡景霏霏。

还待去,浓香软叠,绣幕重帏。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玉蝴蝶.思张倩倩表妹

蓦地流光惊换,画阑一带,烟柳初齐。

乍暖轻寒,庭院尽日帘垂。

送愁来、数声啼鸟,牵梦去、几树游丝。

忆当年,情含宝帐,未解春思。堪悲。

盈盈极目,几多江水,隔若天涯。

恨结丁香,也应还、自怪香綦。

漫思量、花前旧约,空怊怅、虚负芳期。

又谁知,夜窗魂断,晓镜低眉。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绛都春.上元后

轻烟逗雨。把阵阵柔风,低萦庭树。

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消几许。

春莺早暗惊时序,上元也、无端来去。

鸭香蕙翠,鹊声弄喜,画阑私语。渐近。

飞花引燕,帘前舞、又惹人添离句。

■锁星残,玉胆瓶欹银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

浅寒淡、碧云横暮。知见红绿争妍,总堪愁处。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水龙吟.六月二十四日和仲韶

碧天清暑凉生,流莺啼彻闲庭。

又逢佳景,谁家游冶,芰裳兰钏。

曲岸扶疏,遥山掩映,铅华月遍。

看盈盈无数,帘钩画舫,烟渚落霞千片。

一望胭脂簇锦,恍当年、馆娃遗钿。

朱颜既醉,妆窥水镜,珠翻团扇。

露湿云凝,六郎无似,比将花面。

还羡取十里,香风皓月,素波长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