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上元后

轻烟逗雨。把阵阵柔风,低萦庭树。

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消几许。

春莺早暗惊时序,上元也、无端来去。

鸭香蕙翠,鹊声弄喜,画阑私语。渐近。

飞花引燕,帘前舞、又惹人添离句。

■锁星残,玉胆瓶欹银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

浅寒淡、碧云横暮。知见红绿争妍,总堪愁处。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鉴赏

这首《绛都春·上元后》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上元节过后,春意渐浓的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之美与人的思绪。

“轻烟逗雨”,开篇即以轻柔之景引入,烟雨朦胧,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淡淡的诗意。接着,“把阵阵柔风,低萦庭树”,春风轻拂,环绕着庭院中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色彩鲜明而生动。

“春莺早暗惊时序”一句,通过莺鸟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上元节的热闹已过,但春的气息并未完全消散,鸭香蕙翠、鹊声弄喜,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渐近。飞花引燕,帘前舞、又惹人添离句。”随着春天的到来,飞花引燕,似乎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转,帘前的舞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引发思绪万千。

“■锁星残,玉胆瓶欹银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这一段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星月交辉,玉瓶倾斜,银屏映照,松梢月冷,清露飘洒,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静好。

“浅寒淡、碧云横暮。知见红绿争妍,总堪愁处。”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碧云横暮,暗示着夜幕即将降临,而红绿争妍则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诗人似乎也感到了一丝淡淡的忧愁,或许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是对生活琐碎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六月二十四日和仲韶

碧天清暑凉生,流莺啼彻闲庭。

又逢佳景,谁家游冶,芰裳兰钏。

曲岸扶疏,遥山掩映,铅华月遍。

看盈盈无数,帘钩画舫,烟渚落霞千片。

一望胭脂簇锦,恍当年、馆娃遗钿。

朱颜既醉,妆窥水镜,珠翻团扇。

露湿云凝,六郎无似,比将花面。

还羡取十里,香风皓月,素波长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悼女

绿阴惨结闲庭,捲帘不耐看风雨。

竹深烟径,柳铺云影,淡然秋浦。

小阁凄凉,画屏寂寞,恨知何许。

听杜鹃啼罢,落红吹散,只剩得、愁如缕。

一自楚些赋后,又婵娟、几番三五。

琴书昼永,衣香犹在,绮窗无语。

雪絮吟残,梨花梦杳,伤心千古。

倚阑干、只有芊绵芳草,碧丝难数。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淡烟浮翠枝头,熟梅时候偏怜雨。

蕉翻恨绿,栀含怨粉,何堪胜数。

紫燕低飞,黄鹂巧啭,渐惊徂暑。

向风前搔首,彩云易散,不尽泪痕千缕。

寂寂绣床深锁,芸笺锦字成遗堵。

月残香冷,红消碧碎,热肠相许。

欲觅仙踪,难寻方士,海天路阻。

漫思量、窗有南山云竹,怎书愁谱。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空明击碎流光,回肠一霎难寻旧。

芳华消尽,凉蟾何意,半垂疏柳。

飞叶恨惊,凝云愁结,重重还又。

怆秋宵寥廓,夜虫凄楚,伤心几回低首。

盼望音容永绝,断肠祗剩文如绣。

横烟拂■,征鸿将度,月寒花皱。

斜日衔江,围山欹陌,昔年时候。

痛而今、泪与江流,总向西风同奏。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