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百福衣

众法合成婴儿衣。一法不解婴儿机。

出声喤喤孩且啼。为儿说法知良知。

长则学为裘与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百福衣》由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智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众法合成婴儿衣”,以“婴儿衣”为喻,暗示了人生的起点,即在众多法则的交织下,个体生命得以形成。这里“众法”代表了世间各种规则、道理或经验,而“婴儿衣”则是新生的象征,强调了生命的初始状态是纯净无染的,充满了无限可能。

接着,“一法不解婴儿机”,进一步阐述了即使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纯真未受污染的心灵的重要性。这里的“一法”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法则或观念,如果不能理解或接受它,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就如同不懂得婴儿的天性一样。

“出声喤喤孩且啼”,描绘了婴儿啼哭的声音,既是一种自然的表达,也是对世界探索的开始。这声音中蕴含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预示着个体将要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学习。

“为儿说法知良知”,意味着通过教育和引导,人们可以认识到内在的良知,即道德与正确的判断力。这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义。

最后,“长则学为裘与箕”,以“裘”(皮衣)和“箕”(簸箕)为喻,形象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仅学会了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事物,包括接纳、筛选和净化。这里的“裘”可能象征着社会角色的承担,“箕”则代表了对负面或不必要事物的剔除,强调了成长过程中既要积累知识与技能,也要学会辨别与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从生命之初到成长过程中的智慧与道德修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兴道中

吴楚东南胜,凭虚揽洞庭。

村村桑柘沃,岸岸荻芦青。

子夜传孤唱,清流逐断萍。

百年看意气,都付画溪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酬昆崙叔劝驾

何似蒹葭招隐篇,清饥如病兀如禅。

东山久卧看儿辈,北极新班误壮年。

止合一鸣声已默,不闻三献足犹全。

相逢若问桃源路,为报人间别有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采蕺歌

上山采蕺留山阿,衱蕺下山日午蹉。

回首白云漫漫多,云中仙吏脱佩珂。

停骖独上舞婆娑,九秋鹤唳摇林柯。

孤亭高标白云窝,俯临万井如星罗。

悠然怀古山之陂,右军遗迹今苔莎。

蓬蒿是处少经过,叩门不见羊与何。

止留清池浴鴐鹅,旌干欲去道不呵。

北郭先生寤也歌,蕺山窈兮钟山峨。

钟山鸣琴声相和,为我洗耳清云萝。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大柳客店见高存之题壁慨然和之

马首西风衣满尘,喜来茅店见伊人。

清言一唱盘山去,月在松梢露在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