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

老火久敛戍,蓐收令西方。

尘沙随白日,惨澹无晶光。

故叶改颜色,过雁新著行。

孤坐坠秋月,寒灯飐空房。

怅然盛时节,开缄理衣裳。

芙蓉久当采,浩荡不可量。

芬芳易消歇,岁暮安得长。

毋为守空死,万代同山冈。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老火久敛戍,蓐收令西方”以“老火”象征夏日的炎热逐渐消散,由“蓐收”(秋季之神)掌管西方,暗示季节更替,秋天来临。接着“尘沙随白日,惨澹无晶光”描绘了秋日的天空因尘沙而显得昏暗,失去了夏日的明亮。

“故叶改颜色,过雁新著行”则通过落叶和南飞的大雁,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预示着季节的转换。接下来的“孤坐坠秋月,寒灯飐空房”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秋月下坐着,寒灯摇曳在空荡的房间里,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氛围。

“怅然盛时节,开缄理衣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又似乎在准备迎接新的季节或生活的变化。“芙蓉久当采,浩荡不可量”借荷花的凋谢,暗示美好的事物难以持久,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最后,“芬芳易消歇,岁暮安得长”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易长久保持的主题。“毋为守空死,万代同山冈”则是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劝诫人们不应固守虚无,应像山冈一样,虽历经岁月沧桑,仍屹立不倒,寓意着坚韧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同时也蕴含着对坚韧不拔、超越时间的生命力量的赞美。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二)

黄鹄浴海水,一举凌紫埃。

长风九万里,正值天门开。

不知食何食,云路方徘徊。

嗟我鸿雁侣,避寒声悲哀。

失身堕泥滓,腹背日摧颓。

城东极恶少,挟弹巧相猜。

稻粱未足溉,云雨何时来。

不希附脩翮,有分终蒿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四)

扬州旧服卉,木绵白茸茸。

缕缕自余年,纺绩灯火中。

织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鸿。

岁寒若可恃,凄凄凛霜风。

昨夜县牒下,头纲出城东。

殷勤赴官急,瘢疮免殷红。

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

不知落谁手,输入秦娥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一)

匣空龙得偶,厨封画通神。

可怜种瓜客,犹自标故秦。

当时祖龙死,逐鹿灞水春。

早飞将军檄,晚分丞相茵。

抵死心不閒,不顾刍狗陈。

陶朱去越后,未肯休此身。

犹闻载窈窕,千金散贱贫。

何如白云叟,自与青山邻。

十年一易世,眉目辄少嚬。

悠悠华山里,甘作骑驴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惊禽营颗粒,飞飞集邱隅。

游子困行役,十年落江湖。

煌煌秦与洛,运转天下枢。

启明曜东汉,万足争奔趋。

岂无爪距力,逐利如孙吴。

得失昧前料,青云间泥涂。

天命有厚薄,定分不可踰。

归来北山下,俛仰收桑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