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寄玉可

游。楚尾吴根遍访秋。心事悄,夜夜望牵牛。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以十六字为形式,简洁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游。楚尾吴根遍访秋"描绘了诗人游历在楚地和吴地之间,正值秋季,景色凄美,寓含着旅途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慨。"心事悄,夜夜望牵牛"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理想的追求,每晚都仰望星空,寄托对牵牛星的遐想,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词句,勾勒出一幅游子思乡的画面,情感深沉而内敛。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探春慢.吴社诸子用白石韵连句见寄,和原韵答之

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秋星同一分野。

客袖啼红,奚囊背锦,赢得诗愁满马。

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

月明吹笛青溪,蒋侯闲共情话。

惆怅赋别苏台,空泪泫金城,丝柳重把。

六代衣冠,百年任务,祇剩夕阳梅冶。

酒醒浑无语,但梦逐、潮声东下。

甚日西廔,挑灯还说今夜。

形式:

满江红.钟山谒明太祖陵

手定山河,二百载十有六君。

空留得宝城松吹,金瓦苔纹。

蝉奏千般罗帐伎,鸦如几个锦衣军。

断送他王气后弘光,先建文。孝陵路,村酒醺。

灵谷寺,晚钟闻。早铜驼归魏,玉马辞殷。

幸少牛羊童竖火,已无龙虎帝王云。

与汉唐开国几英雄,争夕曛。

形式:

庆宫春.青溪水曲,不秋自凉,与二窗系舟垂柳下,水风萧寥,斜日入坐,游船罕到,明漪绝尘,相对闲鸥,忽忽已有归意。和白石此词,扣舷歌之,望美人兮天一方,不能无赤壁之感也

万树蝉凉,断桥虹瘦,隔烟唤起秋阔。

鱼国吹漪,空香四远,水风还似百末。

有人凝睇,对帘外、青山秀发。

诗愁多少,飞满吴天,画篷难压。

十年俊侣飘零,短艇蘋洲,笛声悽答。

松陵归棹,飘然欲去,几被闲鸥相遏。

玉阶蕲簟,怕今夜寒侵露袜。

沙边幽恨,分付斜阳,澹红半霎。

形式:

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

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

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

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

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

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