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宁处州书

书报天中赦,人从海上闻。

九泉开白日,六翮起青云。

质幸恩先贷,情孤枉未分。

自怜泾渭别,谁与奏明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皇帝发布大赦令,消息从海上传来。
死者的灵魂在地下重见光明,如同鸟儿振翅飞上青云。
我本无辜,蒙受皇恩得以宽恕,但孤苦无依,冤情未申。
我独自感叹泾水和渭水的清浊之别,却无人能替我向明主陈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作品,名为《答宁处州书》。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朝廷恩泽的感激。

"书报天中赦,人从海上闻。"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信息传递的情景,其中“书报”指的是官方的文书或消息,而“天中赦”则是指皇帝的恩诏。这两句表明诗人得知了朝廷的宽恕之令,虽然他人在海上,但这消息仍然能够传达给远方的人们。

"九泉开白日,六翮起青云。" 这里的“九泉”和“六翮”都是夸张的说法,用以形容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九泉”指的是深邃的地底之泉,而“六翮”则是比喻天空中飞鸟的翅膀。整句意在强调自然界的变化,似乎与诗人内心世界相呼应。

"质幸恩先贷,情孤枉未分。"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和对亲友的思念。“质幸”意味着纯粹的幸福,“恩先贷”则是指朝廷的恩惠如同借给诗人一样。而“情孤枉未分”则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虽然孤独,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自怜泾渭别,谁与奏明君。"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遭遇的哀伤,以及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传达他内心的苦楚。“泾渭”是两个河名,比喻着分别和转变。而“自怜”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境遇感到悲哀。最后,“谁与奏明君”表达了诗人寻找知音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远离故土、怀念亲友而又感激朝廷恩惠的情感。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紫骝马

青玉紫骝鞍,骄多影屡盘。

荷君能剪拂,躞蹀喷桑乾。

踠足追奔易,长鸣遇赏难。

摐金一万里,霜露不辞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金舆旦下绿云衢,綵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骢马

西北五花骢,来时道向东。

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

鞍上留明月,嘶间动朔风。

借君驰沛艾,一战取云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横吹曲辞.梅花落

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

雪中花已落,风暖叶应开。

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

感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