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的悼亡诗系列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一梦风吹过”,以梦境比喻逝者如风般短暂,暗示了对亡者的追忆与失落感。接着,“朝昏空影堂”描绘出空荡荡的堂屋,朝夕皆是亡者的影子,渲染出孤寂凄凉的氛围。
“不眠欹永昼,加病记重阳”写诗人因思念过度而难以入眠,白天斜倚着度日,又恰逢重阳节,更添节日的孤独和哀思。诗人恍惚间似乎觉得亡者仍在身边,“忽忽疑君在”,流露出对亡者无尽的想念。最后两句“悠悠去日长,燕山五千里,春雁正还乡”,通过燕山之遥和春雁南归的景象,寓言自己与亡者天各一方,只能寄托于春雁传书,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和对逝者无尽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日常生活细节和自然景物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