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陵僧

水石致身闲自得,平云竹阁少炎蒸。

斋床几减供禽食,禅径寒通照像灯。

觅句当秋山落叶,临书近腊砚生冰。

行登总到诸山寺,坐听蝉声满四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水石致身闲自得"表明诗人通过自然之物——水和石,达到了心灵上的安宁与满足。"平云竹阁少炎蒸"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平缓的云层掩映在竹制的楼阁上,给人一种清凉而不炙热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斋床几减供禽食,禅径寒通照像灯"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简朴且充满宗教色彩。斋房中的餐桌已很简单,不再有供奉鸟兽之类的奢侈品,而是更加清贫;而修行者的路径在寒冷中保持光明,宛如佛像前的灯火。

"觅句当秋山落叶"用一种寻觅、咀嚼文字的动作来比喻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就像秋天山中的落叶一样丰富而又散发着枯萎之美。"临书近腊砚生冰"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研读书籍时的投入与专注,甚至连笔砚都结出了冰花。

最后两句"行登总到诸山寺,坐听蝉声满四棱"描绘了诗人不仅身体上的漫游,更是在精神上寻求超脱。诗人攀登到各个山中的庙宇去聆听那些清脆悦耳的蝉鸣声,这些声音充盈在方形的庙宇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然世俗的心境。

收录诗词(92)

周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姚合郎中

转刺名山郡,连年别省曹。

分题得客少,著价买书高。

晚柳蝉和角,寒城烛照涛。

鄱溪卧疾久,未获后乘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韩司兵

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只逢君。

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近岳云。

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

若为此别终期老,书札何因寄北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新头陀

见说北京寻祖后,瓶盂自挈绕穷边。

相逢竹坞晦暝夜,一别苕溪多少年。

远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禅。

青城不得师同住,坐想沧江忆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晚题江馆

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柳一蝉鸣。

澄波月上见鱼掷,晚径叶多闻犬行。

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

故园尽卖休官去,潮水秋来空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