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艾有感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

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

灵修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眼前景象令初夏惊讶,回首却想起已逝的晚春。
欣赏花朵结出果实,又看见艾草被人收割。
身在异乡,心中对故乡的忠诚不减,头发斑白却显现出新的白发。
神魂飘渺,无法理解世事变迁,只在清冷梦境中,在楚江边徘徊。

注释

过眼:眼前。
惊:惊讶。
初夏:刚刚来临的夏天。
回头:回顾。
忆:回忆。
晚春:即将结束的春天。
怜:怜惜。
花结子:花朵结果实。
艾为人:艾草被人收割。
故国:故乡。
丹心:赤诚的心。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
灵修:精神、灵魂。
化:理解、适应。
清梦:清冷的梦境。
楚江滨:楚地的江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故乡的思念。"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表达了时间飞逝,季节更迭之感。"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则是对自然界生长变化的一种同情与观察,其中“艾”指的是一种可以编织成物品的植物,这里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类生活的劳作。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一句,则充满了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丹心"常用来形容忠诚、赤诚之心,而这里则是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即黄河流域一带,"白发新"则暗示了时光在人们头上留下的痕迹,是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苍老。

最后两句"灵修那解化,清梦楚江滨"则是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境。"灵修"可能是指一种精神状态或修行之地,"那解化"则似是在表达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清梦"和"楚江滨"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是诗人对美好境界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以及对故乡深切思念的情感。诗中充满了一种淡淡的悲凉与超然的心态,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其一)

潮风连地吼,江雨带天流。

宫殿扃春仗,衣冠锁月游。

伤心今北府,遗恨古东洲。

王气如川至,龙兴海上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其二)

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

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世事

世事孤鸿外,人生落日西。

棋淫诗兴薄,书倦梦魂迷。

汩汩驰还坐,悠悠笑即啼。

一真吾自得,开眼总筌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冬至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