禫后

禫服怜残息,闲园学种蔬。

饥餐惟赤米,缓步有清渠。

谷口稀人访,萝轩澹自居。

方知栖遁者,不惜谢公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禫后》描绘了诗人禅服之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禫服怜残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生活简朴的接纳,对残留的生命力充满怜惜。在闲暇的园子里,他学习种植蔬菜,过着朴素的生活,"闲园学种蔬"体现了他的田园乐趣。

"饥餐惟赤米,缓步有清渠"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日常生活,以赤米充饥,漫步时欣赏着清澈的流水,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谷口稀人访,萝轩澹自居"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来访者稀少,他独自居住在藤蔓覆盖的小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方知栖遁者,不惜谢公车"点明诗人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种远离尘世的生活,宁愿放弃官场的仕途,也不愿离开这样的隐居生活,暗含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其一)

鹭行趋命日,蝉翼耸身时。

树落千山色,风生万壑悲。

含情辞故里,挥涕恋先祠。

莫使东园秽,归欤已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其二)

佳气指神京,邦人饯有行。

诏从天汉落,泪逐露秋倾。

去去伤蓬转,呦呦感鹿鸣。

甘泉曾拟赋,献罢即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海丰道中

海气郁苍苍,山河失故疆。

重来村落改,遥望荻芦黄。

行李随秋色,衣冠赴帝乡。

谬同趋召者,惭负意何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晚投盐山县

行路一何难,迎曛尚据鞍。

林应千鸟宿,天已万星寒。

月出明前渚,风声杂近滩。

荒城知未远,隐隐气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