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其二)

灵鹫西来失画图,千峰积翠散江湖。

层台瞰日诸天接,苍壁含风一柱孤。

黄鹤唤回幽客梦,疏松栖老法僧垆。

飞泉况复新穿石,一漱尘心信有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的壮丽景色与深邃禅意。首联“灵鹫西来失画图,千峰积翠散江湖”以灵动之笔勾勒出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一幅失传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展开,千峰之上绿意盎然,与江湖相映成趣。颔联“层台瞰日诸天接,苍壁含风一柱孤”进一步展现寺内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层层楼台与天空相连,苍壁在微风中静立,一柱独挺,既显出寺宇的庄严,又透露出一种超脱的宁静。

颈联“黄鹤唤回幽客梦,疏松栖老法僧垆”则通过黄鹤与松树的形象,赋予了诗作以生动的生命力和禅意。黄鹤似乎唤起了隐居者的梦境,而松树上栖息的老僧,则是智慧与修行的象征,两者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尾联“飞泉况复新穿石,一漱尘心信有无”以飞泉穿石的自然现象,寓意心灵的洗涤与净化,无论是尘世的烦恼还是内心的疑惑,在这清泉的洗礼下,都显得轻如鸿毛,展现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飞来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宇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9)

钟万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于田子。明神宗万历七年(一五七九)举人,官邵武同知,以艰去,补襄阳同知,升知府。有《戋戋言文集》。民国《清远县志》卷六有传

  • 字:懋和
  • 号:初宇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飞来寺(其三)

天遣珠林傍翠微,清江碧石殿含晖。

谁言白昼玄猿化,惟有王孙绿草腓。

钟落青霄愁鬼魅,花翻瑶露湿裳衣。

坐来世界沧桑外,目断霞标冉冉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飞来寺(其四)

为客江湖已廿年,抠衣今谒大罗天。

玉环金锁成尘事,云笈尼珠总自然。

琪树带霞笼宝筏,天花凝露印瑶川。

慈航觉路元非幻,四谛真诠在目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来,迤逦千秋只此台。

古庙啼莺空隔叶,深春梧树好谁栽。

影涵城郭云偏锁,地转东南水竟回。

形胜只今还兀兀,高翔寥廓使人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飞泉洞

雅爱飞泉水,谁开此洞中。

河疑天上落,云自窦间通。

涧晚杯浮翠,春来槿变红。

醉眠醒酒石,犹喜度溪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