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钟万春所作的《凤凰台》诗,以凤凰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壮丽画面。
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来,迤逦千秋只此台”,开篇即以凤凰台为中心,点明了其历史悠久,凤凰的降临象征着吉祥与尊贵,也暗示了此处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时刻。迤逦千秋,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悠长,也隐含了凤凰台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颔联“古庙啼莺空隔叶,深春梧树好谁栽”,转入对环境的描写。古庙中黄莺啼鸣,却只能隔着树叶倾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静好。深春时节,梧桐树下,却无人知晓是谁亲手栽种,引人遐想这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颈联“影涵城郭云偏锁,地转东南水竟回”,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凤凰台置于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之中。城郭的影子被云层锁住,似乎在强调凤凰台的独立与神秘;而地势的转折使得东南方向的水流最终回旋,暗喻着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与历史的轮回。
尾联“形胜只今还兀兀,高翔寥廓使人猜”,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凤凰台独特地理位置的赞叹以及对其未来的期待。兀兀,形容凤凰台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其不可动摇的地位。高翔寥廓,既是对凤凰飞翔的想象,也是对凤凰台未来可能再次迎来辉煌的预示,让人不禁猜测其未来的命运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凤凰台这一中心意象,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