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周鼎所作,题为《过和靖先生墓》,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缅怀之情。首句“灵光千古故岿然”以“灵光”二字开篇,赋予了和靖先生墓以超凡脱俗之感,强调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地位。“几树梅花尔独贤”则以梅花象征和靖先生的高洁品质,独树一帜,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接下来,“小结巢居犹昨日,归来笼鹤竟何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和靖先生生前的简朴生活与身后墓地的静寂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澹烟流水斜阳外,芳草新亭古墓前”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最后,“欲去徘徊林月上,里湖还有唱歌船”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渴望离开,但又因对和靖先生的敬仰与怀念而犹豫不决,徘徊于林间月色之下;另一方面,诗人想象着在里湖上,仍有唱歌的船只,这既是对和靖先生生活场景的回忆,也是对其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靖先生墓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缅怀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