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丞相挽诗(其一)

嗣圣登皇极,真儒秉大钧。

三宫方恺乐,万宇浸熙淳。

碧落龙髯去,青山马鬣新。

衣冠同堕泪,桃李失阳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继承圣贤登上皇位,真正的儒家学者执掌大权。
皇宫中充满欢乐,普天之下都沐浴在和谐淳朴的氛围中。
青天之上,似龙须般的帝位空缺,新的君主如青山般崭新。
文武百官和百姓一同哭泣,如同失去了阳春般的教化温暖。

注释

嗣圣:继承圣贤。
登:登上。
皇极:皇位。
真儒:真正的儒家学者。
秉:执掌。
大钧:大权。
三宫:皇宫。
恺乐:欢乐。
万宇:普天之下。
浸熙淳:和谐淳朴。
碧落:青天之上。
龙髯:像龙须的帝位象征。
去:空缺。
青山:新的君主。
马鬣:马鬃,比喻新的君主。
衣冠:文武官员。
堕泪:哭泣。
桃李:比喻教育下的百姓。
阳春:教化温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京丞相挽诗(其一)》。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礼仪的敬重。

"嗣圣登皇极,真儒秉大钧"表达了对帝王继承与治国之道的尊崇,其中“嗣圣”指的是继承先圣遗志,“登皇极”则是达到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真儒”意味着真正的儒家学者,“秉大钧”则象征着掌握国家重任。

"三宫方恺乐,万宇浸熙淳"描绘了皇宫中和谐美好的氛围,其中“三宫”指的是皇后的居所,“恺乐”表达了一种温馨和悦的气氛,“万宇”则是对国家广大疆域的赞誉,“浸熙淳”形容了文化和教育的深入人心。

"碧落龙髯去,青山马鬣新"从自然景观切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境。这里“碧落”指的是清澈的湖泊或河流,“龙髯”则形容水中的波纹,“青山”则是一派生机,“马鬣”则象征着岁月的更迭。

"衣冠同堕泪,桃李失阳春"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哀伤。这里“衣冠”指的是士大夫阶层,“同堕泪”表明他们共同悲泣,“桃李”是比喻才子之多,“失阳春”则意味着美好时光一去不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帝王统治、国家安定、自然风光以及士人哀伤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到寿安精舍

佛宇崇崇倚翠微,万株松盖碧相围。

崎岖短策频行路,盘薄胡床暂解衣。

自笑将身为马走,不妨著眼趁鸿飞。

枕流漱石平生事,却为蜗蛮定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到胡道士草庵二首(其二)

绿阴啼鸟户庭幽,解带聊为一夕留。

行李未知何日了,转蓬方觉此生浮。

市朝役役兔三窟,今古悠悠貉一丘。

得似黄冠林下住,何须控鹤上瀛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到胡道士草庵二首(其一)

清风飕飕竹万个,白日寂寂茅三间。

春深只有鸟呼梦,地僻略无人叩关。

岂但壶中堪避世,也胜图上可游山。

出门回首不能住,输与道人閒复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周仁甫挽诗

人物今难得,如君孰比肩。

干将锋立断,神骏气无前。

官不过为县,天胡啬与年。

空闻精爽在,庙食桂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