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胡道士草庵二首(其一)

清风飕飕竹万个,白日寂寂茅三间。

春深只有鸟呼梦,地僻略无人叩关。

岂但壶中堪避世,也胜图上可游山。

出门回首不能住,输与道人閒复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清风吹过万个竹林,白天寂静只有三间茅屋。
春天深处只有鸟儿唤醒梦境,地处偏僻几乎无人敲门。
岂止是壶中可以隐居避世,更胜于画上的山水可供游赏。
走出门外回头望去,却舍不得离开,我输给了那悠闲的道人。

注释

清风:清凉的风。
飕飕:形容风声。
竹万个:无数的竹子。
白日:白天。
寂寂:寂静无声。
茅三间:三间茅草屋。
春深:春天深入。
鸟呼梦:鸟儿鸣叫如梦。
地僻:地方偏僻。
人叩关:有人敲门。
壶中:指隐居生活。
避世:避开尘世。
图上:画面上。
游山:游历山水。
出门:走出门外。
回首:回头看。
不能住:舍不得离开。
输与:输给。
道人:修道之人。
閒复閒:悠闲又悠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喧嚣的超然和向往。开篇“清风飕飕竹万个,白日寂寂茅三间”两句,借助清新之风和静谧之光,勾勒出一个宁静的竹林深处,茅屋掩映其间,营造了一种脱离尘世的氛围。

“春深只有鸟呼梦,地僻略无人叩关”接着写道,即便是在春意盎然之时,此地也唯有鸟儿在树梢上叫唤,如同在做着甜美的梦境。这个地方偏僻到几乎没有人来访探,连门前的关隘都无需敲响,这种描写不仅强化了诗中空间的隔绝性,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远离尘嚣,独享宁静。

“岂但壶中堪避世, 也胜图上可游山”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肯定。"壶中"指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其中主人公王先生因不愿意与污浊的世界打交道而选择了逃避现实,隐居于桃花源。诗人通过提及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净土的向往。此外,“图上可游山”则是说,即便不出门,在心中也可以游历山水之美,感受自然之趣。

结尾“出门回首不能住,输与道人閒复閒”两句,诗人表达了即使偶尔踏出门槛,也会因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眷恋而无法长久停留。"输与道人閒复閒"则是说,与那些修炼之人相比,即便是在闲适自得的生活中,自己也不过是在做着类似的逃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周仁甫挽诗

人物今难得,如君孰比肩。

干将锋立断,神骏气无前。

官不过为县,天胡啬与年。

空闻精爽在,庙食桂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王文州咏雪韵(其二)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王文州咏雪韵(其一)

老尽青青江上山,渔蓑如画过前湾。

玲珑冰玉光相射,点缀寒花意自閒。

瓮面春风消寂寞,炉中宿火护尪孱。

请君试跨白霓去,鹤氅凌空我愿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王右司游南岳得晴

笑披鹤氅上坡陀,风籁无声日气和。

绝顶琼瑶蒙竹树,上方宫殿隔藤萝。

雪花夜堕方如许,天宇晨开岂有他。

一点春阳温厚意,积阴消释自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