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富长者家,具足诸烦恼。
福多作业多,福少作业少。
争如贫道人,一裘一纸袄。
也不怕死生,也不忧贼盗。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人生中财富与贫贱的不同境遇和心态。通过“大富长者家,具足诸烦恼”开篇,诗人指出富贵之家虽然物质丰富,却往往伴随着更多的忧虑和困扰,这正是“福多作业多”的体现。接着,“福少作业少”则从反面强调了贫穷之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物质匮乏,但因无过多的欲望和责任,故而内心相对平静。
“争如贫道人,一裘一纸袄”一句,诗人以“贫道人”自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这里的“一裘一纸袄”,形象地描绘了贫道人仅有的衣物,虽简陋却足以抵御寒冷,象征着满足于现状、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
“也不怕死生,也不忧贼盗”则是对贫道人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描绘。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贫道人不再畏惧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降临,也不担心财产被窃取,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境界。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对物质追求之外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体现,也是对简单生活美学的颂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贫道人简朴生活和超然心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重视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人生观。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我口常吃菜,你腹常饱肉。
看你肥如瓠,笑我瘦如竹。
我瘦且无冤,汝肥恐非福。
斯言虽逆耳,请君徐徐读。
好生恶死心,人畜无差别。
刀砧才见前,愁苦不容说。
鹑诗颇哀鸣,牛拜弥惨切。
嗟吁人不悟,一至身殂灭。
刀上有少蜜,小儿争欲舐。
花底藏毒蛇,老翁不瞥地。
割舌与伤身,皆从贪爱起。
世上聪明人,往往皆如是。
有人好臧否,信口乱比况。
张三小有才,李四大无当。
终日品藻人,不知是虚诳。
自己一灵物,抛在粪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