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游山愿望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首联“剩有游山愿尚赊,名山咫尺是天涯”以对比手法,将游山的愿望与实际的距离形成鲜明反差,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颔联“权当难邑兼疲俗,除是清乡即坐衙”则通过“权当”和“除是”两个词组,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环境和世俗压力时的自我调适,以及在清静之地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颈联“拙处但求勤可补,閒时忽值病相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勤奋来弥补,但在闲暇之时却常常遭遇疾病的侵扰,体现了生活的不易与多变。尾联“三庚伏日瓜期代,忏悔崆峒听法华”则以具体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在忙碌之余寻求精神寄托的意愿,通过“忏悔”和“听法华”表达了内心的反省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活状态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压力下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