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大丈夫不必常感叹离别,通达之人自然能安于平凡。
拥抱哭泣毫无乐趣,饮酒也只是徒然。
春天的流云轻盈曼妙,傍晚的流水蜿蜒曲折。
行船忽然向东漂浮,回家的马匹向西疾驰。
秦国大地满眼芳草,江边潭水映照着桂枝。
谁说距离遥远会阻碍,真正珍贵的是彼此的了解和情谊。

注释

丈夫:指有担当的男人,这里特指大丈夫。
达士:通达明智的人。
固:本来,确实。
衔杯:拿着酒杯。
遐阔:遥远广阔。
所贵:真正重要的。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湜所作,名为《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重逢之情。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豁达的情怀,丈夫(这里指的是有修养的人)面对离别时不会过分感慨,因为内心的平静与自信足以让他们接受现实。这样的态度是诗人所赞美的。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揽泣,即吞咽眼泪,不忍心直言离别之痛;衔杯,则是一种比喻,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品尝美酒一般珍贵。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云似雾般轻盈而过,河水在黄昏时分外缓缓流淌。这样的自然写实,不仅映衬了离别之情,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淡远的意境。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此处描绘的是分别之后各自赶路的情景,船只随波逐流向东而去,骑者则策马西奔。这样的对比强化了离别之痛,同时也体现了友人各有所托,不得不行的无奈。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这两句转换了一种景象,从北方的秦地到南方的江潭,分别点出了地方特有的自然美景。芳草和桂枝都是传统中表达高洁与芬芳之物的意象。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最后,诗人提出一个质疑,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虽然空间上的远离会带来种种不便,但真正珍贵的是心灵之间的相知与理解。这样的表述,既是对友情的一种肯定,也是诗歌主题的深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和高洁的情操。

收录诗词(32)

崔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字:澄澜
  • 籍贯: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
  • 生卒年:shí)(671年-713年

相关古诗词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

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

落叶惊衰鬓,清霜换旅衣。

时来矜早达,事往觉前非。

体道徒推理,防身终昧微。

故人金华省,肃穆秉天机。

谁念江汉广,蹉跎心事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襄阳作

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

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

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

好学风犹扇,誇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

蛟浦菱荷净,渔舟橘柚香。

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

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

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九龙潭作

弱龄闻兹山,梦寐尝所适。

迨□此跻览,依然是畴昔。

结侣寻绝径,周流观奇迹。

兹逢世所希,环合佨穷壁。

上有龙泉涌,百丈□潨射。

伏溜至阴沟,盘涡沸嵌石。

逶迤环汀屿,熠爚洄金碧。

石蔓下离缕,云萝上绵幂。

玩极不云厌,徘徊忽恶夕。

清濑飞丝篁,茂草代茵席。

泠然闻凤吹,髣髴觏云际。

顾音携手人,谁为挂冠客?

形式: 古风

杂诗

鹊巢恶木巅,常窘一枝息。

宁知椅梧凤,亦欲此栖宿!

喈喈多好音,矫矫奋轻翼。

上林岂不茂,胡为恋幽仄?

处陋仍莫保,居华固陵偪。

下流不可居,斯言可佩服。

形式: 古风